在元宵节游行时,抬花灯的人要让点燃着的99盏灯保持不灭,而且,不让火舌舔上灯笼而着火,是一项体力与技艺的重大考验。芷溪人因此幽默地说:“我们颠覆了一句谚语——在芷溪这地方,纸是绝对包得住火的!”
“6岁那年,爷爷教我做花灯,一做便是长长的30年。我这一生啊,只专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花灯、花灯、花灯。”
知道我对客家花灯有兴趣,黄上椿律师作了妥帖的安排,当我们抵达芷溪时,当地的文化使者黄桂生先生已在村口迎候了。
芷溪花灯,相传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经由苏州传入的,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起初,只是精致的挂灯,后来,由简变繁、由小变大,如今,已经繁衍为每年由村民抬着游行的巨型花灯了。每个花灯高达五六尺,重约20斤,有人以九个传神的字来形容芷溪花灯的制造技艺: “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花灯的制作以宫灯为主体,双层或三层结构,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鳌鱼灯等等。整体以竹篾为骨架,以通草纸裱糊,里面装置99个小巧玲珑的琉璃杯,在杯里注入茶油,以灯芯点火,火光一起,流光溢彩,璀璨瑰丽,让人目不暇给。
他说,花灯的制作,工序繁琐复杂,一个人要完成一盏花灯,足足得耗上15天,如果没有足够的爱,是绝对耐不住寂寞的,因而很难招收学徒。幸好他的一双儿女在长期的浸淫下,也滋生了浓厚的兴趣,传承了他的技艺。一家人一年到头孜孜矻矻地制作花灯,乐在其中。
现年56岁的黄世平,一聊及花灯,原本云翳氤氲的眸子,立马变得清澈明朗,他侃侃地说道:
黄世平坐在厅里一张宽大的椅子上,脸色苍白,略显疲惫。他解释道:由于每天长时间坐着不动低头做花灯,引发了严重的脊椎病,双脚麻痹,寸步难行;麻痹的感觉继而延至双手,医生警告,如果不动手术的话,可能会导致瘫痪。他在10天前动了手术,转危为安。情况一稳定,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出院,希望可以早日恢复花灯的制作。对他而言,花灯制作,不啻第二生命。
在客家语中,灯与丁同音,起初,点花灯是寓有添丁的期盼的;后来,延伸为年年岁岁为家家户户祈求福祉的一个象征,举凡门丁兴旺、生意红火、感情永固、鳌头独占,都在祈求庇佑的范畴内;至于花灯游行呢,也可以增进亲友邻里间的感情和村人的团结。
黄世平闲时也到学校传授技艺,希望能把更多年轻人引入门槛。
花灯,是点亮客家文化一个美丽的小精灵,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客家人:祖先流传下来的民俗不啻拱璧,万万、万万不可丢失!
他带我们去拜访在芷溪以制造花灯而家喻户晓的黄世平师傅。
今年6月,到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客家古村芷溪去。
位于连城县南部的芷溪,被誉为“客家大宅门”,气派恢弘的明清建筑遍布全村,古朴而又典雅,让人流连忘返。芷溪让我难忘的,还有那象征客家民俗之魂的花灯——遐迩闻名的花灯,在2008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