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由歌德学院主催,新加坡美术馆、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泰国清迈MAIIAM当代美术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开展跨国对话交流项目“收藏的纠葛和身体化的历史”(Collecting Entanglements and Embodied Histories),呈献四个不同视角的展览,除了展示馆藏,也与当地环境产生联系,委托一些创作。

展览明天(20日)起至11月7日,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义安公司中央大厅展厅举行。详情可上网:bit.ly/CEEH-The-Gift了解。

博伊斯和德国艺术家凯绥·柯勒惠支(Kathe Kollwitz)1991年曾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画廊举行个展,当时策展人许元豪收集展览邀请函,拍下照片等记录以档案文献展出。

“馈赠”展览为交流项目第一个展览,通过馈赠的概念,审视物品之间的有形和无形,并围绕着物品、艺术品和历史,看看它们如何纠缠在一起,探讨关于收藏与交流的历史、文化习俗与哲学思辨。项目策展人有四个,其中一位是新加坡美术馆策展、收藏及活动计划总监叶德晶博士。

美术馆从图书馆档案中发现,柔佛天猛公在1849年赠送新加坡两枚古金币,显示本地最早的收藏始于馈赠。

展览入口摆放柏林国家博物馆馆藏,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装置《能量人员》(1974),由铜和毡构成,是艺术家对欧亚大陆理想概念的体现,游牧主义无视既有的文化界限,甚至美学。博伊斯二战间是德国空军,飞机坠落克里米亚,为鞑靼人救起,他们用动物脂肪和毛毯让他保暖,日后成为博伊斯的创作美学。

叶德晶说,送礼是一种特别的交换行为,为了建立关系,甚至是对他人的义务。送礼也是复杂矛盾的,它不该被视为经济与客观理性的行为,更多呈现出不同社会文化习俗的概念。礼物在德文含有“毒”的意义,看似慷慨的礼物也可能是危险的。

印尼艺术家阿曼德·萨达里(Ahmad Sadali)用油彩、木料在帆布上建造《金山》(1980),呈金字塔形,高山的顶峰由金叶点缀,令观者直视顶峰。

美国艺术家Holly Zausner录像《第二次呼吸》(2005),记录她携带大型的乳胶人形,以柏林建筑为背景的行为表演。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海报装置《身体压力》(1980),结合概念与行为艺术,欢迎观者借助墙面,实验身体的各种反应。

新加坡艺术家唐大雾用洗衣木板和石膏创作成一只小船逆流而上的装置(1991),是向泰国生态保护主义者塞布·纳卡萨提恩(Seub Nakhasathien)致敬的纪念碑。纳卡萨提恩积极提倡保护泰国湖泊、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但徒劳无功,40岁自尽。

新加坡艺术家王美清在多媒体装置《看守者》(2008)虚构情境,让守护者回溯美国和日本在1927年开展的友谊玩具娃娃交流计划,本来象征善意和密切关系的玩具娃娃却在美日二战对峙时被毁,从博物馆与大众视野中消失。美日娃娃在录像中友好重逢,守护人成为见证人。

艺术家何子彦的《东南亚关键词典F条:折叠》(2021)是委约之作,以打开的折叠之书,通过历史叙事的多重诠释,呈现东南亚场域的复杂性。词典“Y”(yielding)条目延伸出,接受礼物就是屈服于它的义务和变革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