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永生当时的艺术鉴赏与判断,展出的都是推动艺术发展、表现优异的重要第二代艺术家作品,他们包括:李文苑、许锡勇、王春鑫、洪亚弟、方瑾顺、黄明宗、郑志道、邱瑞福、梁其栋、Jaafar Latiff、韩少芙、陈潮光、林友权、唐近豪、何和应、姚照宏、吴珉权、唐大雾、张永生、杨可均、蔡荣恩、朱庆光、蔡名智、萧学民、符致珊、陈世集等。张永生说,这个名单成为日后美术馆策展的依据。
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Rembrandt)是张永生最心爱的艺术家,作品不断给予他启发,为此他写过伦勃朗的论文。他发现,伦勃朗自画像上午与晚上看时很安详,中午看时感觉很愤怒,原来是日光改变了画作的情绪。他也想用纸张来采光,用皱痕来产生光线的明暗效果。
由艺术家策划的展览空间在当时非常少见。虽高龄仍驾车的张永生说,现在年纪大了,需要其他年轻艺术家帮忙才有办法办展。
成为画家是他一生追求的方向,艺术创作是他发声的管道。他不跟潮流,创造自己的创作媒介——纸染雕。他不重复自己,随时转换创作媒介。我国艺术家、文化奖得主张永生个展“50年的反常态”正在吉门营房的画廊举行。他受访畅谈求艺之路,以及如何发明自己的艺术媒介。
英国美术老师对张永生说,如果想要成为艺术家,就要出国,在艺术环境中浸润成长。自小就有主见,大胆机智,幽默风趣的张永生向记者回溯了少时三次想去英国,离家出走,都告失败的经历,令人笑翻。他说:“我只是去做,我不规划。”他终于在1961年到了英国,没获入学美校资格,口袋只剩下5英镑,就在一家纺织公司打工两年,放工后,每个晚上到中央艺术和工艺学校上三小时的美术课,老师都是名师。
张永生自幼立定志向,1959年读巴西班让中学时,就在校内的美术室举办了个展,展出油画、素描、水彩画等105件创作。他犹记得,美展的入场券为每人1元。他去上新加坡艺术协会与英国文化协会联办的美术入门课,上了两年,打下基础,美术老师来自英国,来新教书充当“国民服役”。
张永生作于1958年的两幅油彩自画像,一幅以英国郊外自然风光为背景,一幅背景设在坟场,手持调色板的少年目光坚定,成为画家就是他这一生追求的方向,付诸热情。艺术创作就是他观看世界,发表观感的管道。
艺评人经常将张永生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名家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相提并论,他问:“难道就因为我采用的是西方的艺术媒介——油彩?我决定创造自己的创作媒介,发明了纸染雕(paperdyesculp),获得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我不跟随潮流,如果你寻找不到自己的路,你不会成功。”
发明纸染雕
不管是油彩、胶彩、纸染雕,还是雕塑、行为表演、装置艺术,这些都形成了张永生的创作语汇,不想重复自己的他,随时转换创作媒介。他认为,抽象艺术是最民主的,因为见人见智,怎么诠释都行,不会得罪人。伦勃朗的自画像在他看来是抽象的,人物神情饱含感情与情绪。
为第二代艺术家策展
过后,张永生到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修读绘画、版画与雕塑,还考获美术教育文凭。他于1971年回国,在东南亚联合国学院任教二十几年至1996年退休。
本次个展展出张永生作于1982年的油画《中央公园的夜空》,是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艺术家说这是“脑海的风景”,在纽约市,时时刻刻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表现在红色用色上。作于2012年的亚克力画《夜深人静》也用抽象化色彩表现出窗外夜色的宁静。
展览从即日起至7月15日(星期一休息),在吉门营房的The Columns Gallery(22 Lock Road #01-35 S108939)展出。
采用塑料废物创作
作为第二代艺术家,张永生形容第二代艺术家是“迷失的一代”。他们的老师大多为先驱画家,获得艺术技巧与素养,觉得本土艺术土壤不够肥沃,纷纷出国留学,深造美术,回国后,回馈艺坛,然而,国家级别的美术馆却鲜少展示第二代艺术家的创作。张永生说:“美术馆错过了第二代,我感到先驱画家与第三代艺术家之间的空缺,所以在2006年策划了五场总共28位’重要第二代艺术家系列’的联展,非常成功。”
本次展出的《麦克杰逊危险III》(1993)是以塑料作为媒介,最新的创作系列《循环塑料>拯救地球》(rp>SOP)就是采用医药用的塑料袋,结合纸染雕,上油彩而成。张永生说:“塑料造成的环境问题已很严重了,我们须要拯救地球。”很多人讨厌塑料的反光,张永生的做法是让纸张与油彩吸收反光。挂在墙上的塑料管也能创造光影的效果。
作于2018年的纸染雕《ECP马林百列》将凝固的纸浆挂在网上,而非帆布。张永生笑说,现在装框很贵,这样一来他的作品不需要装框。他好像加龙古尼,将人们丢弃的装蛋纸盒拿来创作,上油彩,成为《阳光下的岛屿》等作品。
张永生第一件纸染雕作品是1981年的《鸟儿在我的阳台上筑巢》,结合油彩,展现鸟的姿态。本次展出作于同一年的《野餐》,艺术家说,纸染雕的肌理在灯光下投射出阴影。
吉门营房的画廊正在举办“张永生个展:50年的反常态”,展出这位1986年度文化奖得主自198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多元媒介的创作,包括抽象表现主义油画,独创的“染纸雕”技法。
公司附近有很多画廊,锺四宾(泗滨)曾在那里展出作品。当时的张永生已通过创作发声,对社会时局提出批判,有几幅针对越战的油画,比如1964年的《受害者》、1965年的《光荣死亡?》、1970年的《美莱村屠杀》已为新加坡美术馆收藏。
联展由张永生主持的DLR画廊主办,最初画廊借用家族经营的绿柳相馆(Studio DeLuxe)空间,该相馆最早由张永生父亲和哥哥在史丹福路33号经营,1980年被政府征用后,搬到荷兰村,曾展出张永生、何耀荣个展及第二代画家联展。2008年起,张永生将加东的住家改为画廊Muse House,继续为艺术家提供免费的发表空间,参观需预约。
读中学时即办个展
事实上,纸染雕的诞生,与他的学生脱离不了关系。当时有个学生质疑纸作品,其他同学纷纷提出如何处理纸张,包括:小张撕裂纸张,然后黏贴,煮纸。张永生说:“不教书以后,说真的,我很想念我的学生,想念提出问题后,大家脑力激荡一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是我创作的资源。作为老师,我从不教授,而是启发。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我国艺术家张永生(85岁)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形容这是“小型的回顾展”,而他计划明年举行更为大型的回顾展,正在积极筹备新作。他说,多年来他很少卖画,一年卖出几张供生活所需,有意识地守住自己半世纪以来的代表作,至今累积300多件,可以在回顾展派上用场。他说:“任何艺术家都会以创作在国家级美术馆里展示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