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在麻坡的事务所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所有杂志的起源都跟社会运动有关系。我们用的是比较温和的方式,以《麻河时光》为例,借此宣导我们的这条河,我们跟麻河的关系,用这种方式让人们了解自己跟这条河是密切相关的。《草稿》涉及的建筑课题,跟我们每一天生活的空间分不开的。希望让大家重新看待所处的空间,怎样让我们的空间更有品质,再扩展到建筑物、社区、环境,甚至大一点的,扩展到一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既是杂志(magazine)又是书(book),这种形式源自日本,英文“mook”,音译就是墨刻、慕客志。

团队另一位负责人谭诗颖受访时说,每一期团队都策划采访,出版后举办交流活动,让设计师与当地居民有对话的机会。“我们把《草稿》当成一个‘collective’(集合体),作为媒介,把大家串联起来。”

其实早在2018年张国强就在建筑事务所楼下开辟Rekan社区图书馆,让公众免费参观。不过如今图书馆已关闭,他将心力投注到《草稿》与《麻河时光》。

张国强毕业于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研究所。离乡背井的时候,张国强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家乡与国家,一般人对建筑的理解也很浅。此外,在马来西亚相关讨论更多使用的是英语,因此回到家乡开创事业的时候,他希望可以借杂志,用中文将这些课题梳理出来。

谭诗颖记得有一次团队采访了马来西亚帕奥(Paralympic Games,全称帕拉林匹克运动会)选手,通过对方的生活审视马来西亚无障碍设施不足的问题。杂志的功能就像一座桥,衔接人与空间设计的议题。

张国强(右)与伙伴谭诗颖(左)希望通过《草稿》,让外国朋友注意到马来西亚一些有趣的地方,从而认识马来西亚。(陈宇昕摄)

接下来,《草稿》杂志书的制作将由张国强的建筑公司“甲方营造”(Kawan)负责,为此,公司还第一次请了中文系的实习生。

张国强说,做杂志第一期很顺利,卖得也不错,很多人支持与关注,后来要坚守才发现其中挑战,每一次都要思考怎样才可以让杂志继续生存。

张国强坦言麻坡不是一线城市,年轻人外流的情况很普遍,希望在地创生的工作,出版杂志等“课外活动”,能让年轻人回流。最近他们举办“麻河创造营”,培训当地年轻人做田野调查、采访、写作与绘图等,身体力行,活络社区空间。

出国读书的那几年,马来西亚建筑师张国强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家乡麻坡,一般人对建筑的理解也很浅。他回国创刊《草稿》,衔接人与空间设计的议题;在数码年代,张国强与团队仍相信实体空间与实体书的力量。

通过《草稿》,谭诗颖希望外国朋友也会注意到马来西亚有一些有趣的地方,从而认识马来西亚。

延伸阅读

《草稿》创刊号《踏出来》探讨“人要怎么找回属于自己空间的权利”,第二期《缓一缓》从慢生活谈工业化与城市规划,第三期《大风吹:我活在谁的梦里》吹青年人的居住正义,是买还是租并不由你决定;第四期承接上一期的主题,《大风吹:我们的梦在哪里》吹起居自由。

在数码年代,张国强与团队始终相信实体空间与实体书的力量。张国强说:“我们觉得纸本可以让有心人关注一些课题,而不是流于表面,不是手指一滑就滑掉了。可能未来我们可以跟这些有心人合作,有更多的可能性。卖杂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让我们与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参与感。”

在地创生盼年轻人回流

如今杂志来到了新阶段,张国强与团队决定以专书的方式出版接下来的《草稿》,目前有几个主题同时进行,包括与马来西亚建筑师的访谈录,以及马来西亚特色民宿的专题书。一些文章也刊载在网站(mydraf.com)上。

2022年1月,马来西亚麻坡一群建筑师推出一本非常有质感的华文建筑杂志《草稿》。杂志创刊至今出版四期,无论内容还是设计,都让人耳目一新。

创刊《草稿》之前,张国强在疫情期间还创办了另一份关于麻坡的地方志《麻河时光》,2020年至今出版七期,带读者探索麻坡的地理、历史、建筑与人文风情。

建筑学包罗万有,杂志亦然。

以专书方式出版杂志

建筑师搞出版,其实不算捞过界,对召集人张国强来说,建筑师本来就该杂学,需涉猎摄影、绘画,广泛理解艺术、文学、哲学、历史、机械、材料学、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