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导演、教师与创意制作人陈财龙设计的长凳,形状雷同用来烤沙爹的金属长方台,沙爹小贩坐着的木长凳,让公众与身边亲爱的人,一同坐想香喷喷的回忆。他说,沙爹烤台刻了“Sayang!Satay Sayang!”字样,阳光出现时,在草地上投射出阴影。

出身工程学的杨劼思考怎样缝合已经粉碎的石头?他说,原来的砂岩石板有三米,可砂岩石不耐风吹雨打,所以将长凳的材质改为本地常用的花岗岩石头。他想到了日本人为残缺器物中创造新价值的金缮工艺,使用黄铜订书钉,将破损的石头碎片缝合,意味着缝补历史的伤疤。

地点: 伊丽莎白女王步道

凳子除了可以坐下来歇息,也能当装置艺术来欣赏。市政区最近添加了六张公共艺术长凳,供路人休息的当儿,遥想过去,享受当下,憧憬未来。这是由市政区联盟委托的公共艺术之旅“Benchmarks”,出自新加坡各领域艺术家的设计与创作,灵感启发自市政区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展出为期三年。

与其面向市政区的丰富历史文化,得奖的音乐家、作曲家许美端更爱面对现在,为该区的多元音乐演出与氛围吸引。她漫步在新加坡河畔,在面向美丽河面的一棵树下,将长凳设想为一个舞台,让各种复调可以上演。这也可以是户外演出的理想地点。

阳光将《亲爱的!亲爱的沙爹!》字体投射到草地上。(艺术之家提供)

雕塑家杨劼

公共艺术之旅由市政区联盟(Civic District Alliance)委托,市政区联盟在2020年11月成立,团员有亚洲文明博物馆、滨海艺术中心、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艺术之家和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致力于促进艺术的推广,并为市政区游客创造丰富的体验。

地点:靠近亚洲文明博物馆

艺术之旅策展人、艺术家骆建伟。(艺术之家提供)

许美端说:“作品看似阴与阳,其实不是,二者的形状与高度不同,一个是逗号,一个是引号。”她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天蓝色凳子印上了字句“to understand is to become”,邀请公众到这里小坐、憩息、沉思,活在当下。

雕塑家杨劼的作品《……国王人马》缅怀新加坡石头。(艺术之家提供)
艺术家、作家黄汉冲和他的作品“#iykyk”,其创作受互联网文化的影响。(艺术之家提供)
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长凳《修复/黑色神经人工制品》。(艺术之家提供)

作曲家许美端

地点:新加坡艺术之家外面

作品:修复/黑色神经人工制品

建筑学和人工智能教授许致铭

地点:新加坡河畔、靠近莱佛士塑像

以前在伊丽莎白女王步道的露天美食中心的著名沙爹档口“Satay Club”,唤起了艺术家陈财龙的思念。那里也是情侣谈情说爱的热门地点,在1995年让位给滨海艺术中心和尼诰大道地下道。

艺术家、作家黄汉冲的玻璃纤维长凳,是受互联网文化,特别是模因文化的影响。长凳是用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写出的首字母缩略词iykyk的视觉展示,是源自两个世纪的两个代码的有趣组合,让活动在市政区的年长与年轻一代,跨代交流。

艺术家、作家黄汉冲

剧场导演陈财龙的作品《亲爱的!亲爱的沙爹!》。(艺术之家提供)

地点:滨海艺术中心公园游乐场

作品:这不是一张长凳

地点:滨海艺术中心、靠近金禧桥(Jubilee Bridge)

负责制作长凳的家具品牌ipse ipsa ipsum创办人Sam Mangla说,循环木材包括两三艘旧舢板、旧建筑板块,三角形组件多达6000个,耗时3000个小时才完成。

作曲家许美端在新加坡河畔一棵树下,将长凳设想为一个舞台。(艺术之家提供)

艺术之旅项目费时一年策划,策展人为创办vertical submarine (VS) 组织的多媒体艺术家骆建伟。骆建伟说:“通过对话与艺术建立的联系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使用了对所有对话至关重要的排印手段——标点符号——作为一种视觉隐喻,与我们邀请的杰出新加坡艺术家展开对话。我邀请他们创作有趣的作品,不仅呼应了场地,还讲述了该地区丰富的遗产。结果,遍布走道的艺术长凳在这区域的视觉叙事中形成了一个句子。每件艺术品无缝地通向另一个,将市政区内地标的不同历史联系起来。”

启发自日本金缮工艺,杨劼用黄铜订书钉,将破损的石头碎片缝合。(艺术之家提供)

在伊丽莎白女王步道上,雕塑家杨劼想起新加坡河口的石头。1843年,英军在为了打开新加坡河,让位给浮尔顿城墙,不得不炸碎1819年在河口发现的一对砂岩石板。炸后仅存的碎片被称为“新加坡石头”,铭文不详,是新加坡国宝。

一边面向亚洲文明博物馆,一边面向新加坡河,双面的黑色长凳设计,并列了展馆的古董家具与河面过去的舢板的时空关系。长凳设计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是在新加坡理工与设计大学任教,指导人造建筑学实验室的建筑学和人工智能教授许致铭专门开发的模型。

作品:亲爱的!亲爱的沙爹!

赖文凱示范了用玻璃纤维制成的长凳各种好玩的坐法,绿色凳子有凹下部分像游泳圈,坐下有塌陷感,红色凳子可以悬垂、倚靠、背靠、跨坐、拥抱它。他是南洋艺术学院校友,与南艺特别项目组的六名学生在工作坊共同完成作品。

家具与室内设计师赖文凱

受比利时艺术家雷內·马格利特《这不是一支烟斗》的影响,新加坡家具与室内设计师赖文凱将凳子命名为《这不是一张长凳》,重新定义凳子的形状与功能。赖文凱使用模糊的形状和互补的配色方案,融入了“双人长凳”的概念创作,从而挑战单一长凳的既定观念。

家具与室内设计师赖文凱作品《这不是一张长凳》。(艺术之家提供)
作曲家许美端邀请公众到她的长凳小坐、憩息、沉思,活在当下。(艺术之家提供)

作品:……国王人马

许致铭说,人工智能被输入国家收藏中的家具与舢板造型资料,生出多种长凳的3D模型版本,从中敲定最后版本,再由工匠以循环木材手工制作和组装而成。他是从过去的档案中,创造出新的记忆。

作品:#iykyk(如果你知道的话)

剧场导演陈财龙

作品:微复调舞台

公共长凳展至2026年7月31日。市政区联盟会配合长凳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说故事项目,可上网https://artshouselimited.sg/civic-district了解详情。

市政区开展的最新公共艺术之旅“Benchmarks”,展示的六张长凳,灵感启发自标点符号,也和市政区的历史文化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