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犯错,无论女儿或儿子,都一样受到责骂,无所偏袒。
读大学时,在国大百年校庆那年,他筹备组队登上珠穆朗玛峰,那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验与回忆,毕竟,年纪轻轻就征服了世界最高峰,也让他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他说:“其实,我从小性格内向,不太爱运动,但是却喜爱户外景物,它们能够诱发各种灵感,大自然给予我更多自信。”这跟他后来选择当专业摄影师有关吧。
教育孩子非一朝一夕之事
从女儿两岁开始,赵峰带她到台湾、日本、韩国、越南、尼泊尔等地旅游,也单独带小儿子到过不同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城市和偏远地方,一般逗留至少一个星期。而这个“七天有效对话”,只有父子或父女俩,通过吃喝玩乐,达到有效沟通与交流,也让孩子能够了解他这个父亲的个性和优缺点。他觉得这跟登山的原理一样,他和队友在登山过程中建立密切关系。他说:“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旅游方式,他们可以每天迟起身,吃冰淇淋,爱到哪里玩就去哪里,是非常自由而随性的旅游,我确保过程是愉悦的,彼此有很多沟通的机会。”
赵峰(41岁)在马来西亚出生,两岁左右到新加坡生活和求学,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即成为永久居民,至今约20年。他受访时说:“我的童年和受教育阶段都在新加坡度过,朋友也多在新加坡,太太也是新加坡人。”
赵峰说,无论在新加坡或北京,每次跟身为父母的朋友交谈,都感觉到大家教育孩子的压力很大,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其实这透露一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他希望孩子能快乐才能让生命闪烁光彩。
“教育孩子好像也有这种感觉。它不是一夜之间可完成的事,而必须每一天,每一步地培养关系。我对孩子采用沟通教育,了解彼此对某个话题的想法,无论开心、伤心,或不喜欢什么东西,我都想知道。”彼此的沟通越开放,越透明越好,就容易达到一个美好境界。
13年前,赵峰的太太林惠义(41岁)到北京清华大学修读工商管理硕士,他也妇唱夫随,现已习惯那里的生活。赵峰说:“冠病疫情前,我经常往返两地,但是随着疫情暴发,我只能留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赵峰的面簿和微信,除了工作动态之外,许多是他和孩子的生活素描。
女儿外向,儿子内向,作为父亲,对两人的关怀与爱必须更敏感。他说,如果带女儿去哪里游玩几天,同样会带儿子去另一个地方游玩同样的天数。这虽然是小事,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不是小事。他们都看在眼里。
太太以前从事市场调研工作,去年创业,工作性质类似。赵峰形容太太是一个“超女”,工作时间长,在家里也花很多时间照顾孩子,尤其是他工作忙碌或出差的时候,太太更是挑起照顾孩子的担子,让他专心工作。他说:“在家里,孩子妈的决定,是最后决定。这是我们在婚前已达致的协议。结婚13年,我们很少因意见分歧而吵架,我很幸运能找到一个好太太。”
他记得去年年底带女儿到武汉,他们在微雨中步行回酒店。女儿突然问:“爸爸,你对我长大后的期望是什么?”他花了三天时间,给予女儿最好的答复,间中也有许多关乎生命意义的碰撞,都非常有意思。他告诉女儿将来长大后,只要做她喜欢和开心的事,那就是快乐的事。
喜欢登峰的赵峰,把教育一对儿女比喻为爬山。这种登顶活动,总让人感觉刺激。他说:“我喜欢爬山,不是因为攀上顶峰那一刹那,而是整个过程非常有意义。这个过程,其实是把左脚放在右脚前,然后右脚放在左脚前,一步一步向上爬。有时根本无需往上看,就跟着脚步前进就行了。只要不放弃,总会登上顶峰。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
喜欢登峰的赵峰,把教育一对儿女比喻为爬山。他认为,教育孩子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事,必须每一天,每一步地培养关系。喜欢带孩子到处旅游的他,把行程当做沟通良机,增进了解的同时,也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美好。
赵峰的另一身份是导游,带孩子去到新的地方,让他们了解世界的复杂,不同地方习俗与文化各有不同,灌输他们世界很有趣,却需要时间去观察的想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积累经验是生命美好的必需品。
作为专业摄影师和视频导演,赵峰经常四处走动,通过摄像镜头掠取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北京,他和太太也组合了一个赵与林艺术团队,展现艺术才情。他对审美有所追求,跟教育孩子一样。审美不局限于外表,而是对事物深层次感触。
年前,他也让女儿尝试拍电影,参与中国青年导演张家骏执导的《所有忧伤的年轻人》,认为这也是成长的锻炼方式。他说,因为女儿有兴趣,因此让她尝试,参与拍摄五个星期,身心疲累,她是戏里唯一的小孩,孩子投入大人的世界,通过跟大人合作,包括幕后工作人员,女儿累积了一些人生经验,也丰富了生命。 她把它视为工作,认真对待,让他看到孩子尽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