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教育制度的改革更注重学生多元发展,家长们也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从事教育10年的Study Room创办人林韦亦(43岁)认为,这是正面的转变,家长明白现代学生的课业压力不小,孩子的成绩表现和情绪管理,一样重要。

上考场,也考验学生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抗压性。领取成绩后,无论好坏,都是教育的良机,家长不妨从中让孩子学到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刚完成小学生涯的里程碑领取小六成绩单,吕良晏说:“我也会问他有什么感受,并祝贺他小学毕业,迎接下一个学习阶段。其实,看到孩子努力备考,过程中非常专注,我已经感到很开心和骄傲了。”

年底是会考成绩放榜的“紧张时刻”,孩子的学业表现难免牵动父母的情绪。双方关系更亲密或紧张,如何拿捏是一门学问。受访教育工作者强调,成绩好坏都是教育的良机,考获好成绩切勿自满,未达标则从挫折中学习,从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对于成绩,她以孩子的学习能力为考量。不同科目的成绩标准不同,哪科学习较困难,成绩标杆就放得较低,学习较强的,自然要求较高。

吕良晏(右)一向主张以轻松方式和儿子沟通,常关心他对学业成绩的感受。(受访者提供)

考试重点在于过程

如果孩子已尽力,家长应肯定他的付出,重点在于过程,不仅仅看结果。孩子若有进步,以前只考50分,努力后考得60分,那也是学习的跃进。

成绩未达到预期的话,孩子其实也不好受,家长不妨协助孩子坦然面对挫折,从中建立自信。

每当孩子考完试后,不论成绩如何,她的处理方式都一样。她说:“我都会先问孩子的感受,然后一起分析考卷,哪里做得好,哪里犯了错。分析错误时,我先强调哪里做得对,然后才讨论如何避免犯错。这时,儿子往往‘听得进去’,还能先说出为何犯错。”

若考得优异成绩,父母欢喜之余,不妨提醒孩子切勿骄傲自满,且要学会体恤他人的感受。

尤其小学时期,有些家长会为孩子“陪读”应考,属于一种亲子学习时光。上了中学以后,孩子一般都独立自习,甚少要家长“陪读”。少年进入所谓的叛逆期,也未必经常和家长谈论学习和成绩课题。因此,家长对孩子从小的学习态度和反应,为亲子关系定下基调。

他说:“我碰过有学生将物质奖励视为理所当然,也向老师讨奖励,问老师是不是可以买游戏机给他。我觉得所谓的奖励可以是一家人去吃个大餐,家长表扬及肯定孩子认真努力学习,同时享受亲子时光,这个做法更有‘价值’。”

最常见的是第三类奖励型家长,孩子若考得好就有奖励。林韦亦说这虽有鼓励作用,但关键是要传达正确价值观,学习不以利益为先,因此奖励不应以金钱或物质为推动力。

他认为,一般来说,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单时,反应可以分三类。

第一是比较型家长,除了和其他同辈孩子做比较,也会拿自己“当年”来评论,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比如有的家长自己求学时期成绩好,便对孩子有相同要求,他们会说:“我当年都可以做得到,你为什么就不能和我一样考到好成绩?”

以孩子学习能力为考量

吕良晏(44岁)的儿子是今年的小六会考生。她一向以轻松方式和孩子保持沟通,也时常关心他的感受。她说:“我觉得孩子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和规划,受到父母言行的影响。以我的孩子来说,我知道他的个性吃软不吃硬,所以在管教方面,多鼓励和劝说,减少一味责骂。”

Study Room创办人林韦亦认为,家长应表扬孩子学习的努力,而不只是以物质奖励孩子。(受访者提供)

家长应关心孩子情绪

第二是批评责问型家长,见孩子成绩欠佳便说;“你看,我告诉过你要努力,你就是不听?”,或在亲友面前批评责骂孩子,说难听的话,甚至贴“标签”。林韦亦说,这样的态度和批评毫无建设性,孩子非但无法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从中改进,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

林韦亦说,这时候家长的陪伴很重要,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起分析挫败的原因。父母应尽量不露出太失望的表情,“孩子伤心哭泣是正常,但应让孩子记得伤心的原因和感受,不是哭过就算。之后,一起讨论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同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父母还是爱他,会继续支持他。”

今年的小六成绩刚于11月22日(星期三)放榜。一份成绩单,让学生验收学习成果,同时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考验”。每逢年底,孩子领着成绩册回家,家长对成绩好坏的反应是关键;有可能让双方关系更亲密,也可能导致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