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来(44岁,简称“宝”) 从事活动策划,育有三名子女,年龄介于9岁至14岁。

宝:希望孩子通过备考过程,学到不畏困难,凡事尽力,不轻言放弃。比如碰到较难考题,不要愣在那里苦想,可以先完成其他题目后,回头再作答。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解决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种,可以做不同尝试,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尤莉媜(45岁,简称“莉”) 任职金融界,育有两名女儿,分别为15岁和12岁。

问:如何与孩子一起备考?

妮:考试虽将近,但我没有为儿子特别加强复习,刚过的6月学校假期也没有安排冲刺班,不想增添额外压力。平日,他都准时完成老师给的功课。儿子患有焦虑症和阅读障碍,步入高年级后,课业繁重,对写作的要求更高,有些科目如科学,也有指定用词规范才能得分。

开场白:不到两个月就是小学离校考试(PSLE)。莘莘学子即将面对学习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考核,心情难免紧张,家长也多少感受到压力。有些家长会特地拿长假“陪读”,有的不仅亲自教导,甚至还为孩子准备笔记。社交媒体和聊天群组上不乏各类备考贴示和讨论,仿佛家长也上考场。

卓茹妮(42岁,简称“妮”) 制造业区域监管事务董事,育有12岁儿子和10岁女儿。

莉:为加强学习,女儿的学校安排了辅助班,加上课余上补习班,她平日的时间表已排得相当满。还好她很自律,会安排时间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星期天则休息和放松。

妮:做事要有信心,培养坚毅的个性。

宝:我不会给孩子学习压力,从不要求分数一定要最高,只希望他们求进步。哪怕这次成绩只比上一次多5分,也是一种进步。三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喜好都不一样,只要他们用心努力并发挥最大潜能,就足够了。

儿子热爱运动,是排球校队成员,平时也喜欢跳嘻哈舞。周末时,我陪他骑脚踏车,我们也会聊聊天。儿子对科学感兴趣,经常发问,这也是我们周末骑车的共同话题。

尤莉媜认为女儿相当自立,平日也有各类辅助班和补习,她无需拿假期陪孩子备考。(受访者提供)
卓茹妮认为,12岁孩童的身心未必能承受考试压力,家长若施压,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受访者提供)

宝:我扮演孩子啦啦队的角色,常鼓励和支持他们。之前大儿子备考时,见他玩电脑游戏,我难免会唠叨,然后向他解释,这是因为见他态度不够认真,担心考试无法发挥水平。这回轮到女儿上考场,我告诉她,考试也是种磨炼,让个性更坚韧,备考过程中,会更了解自己。

三年前大女儿准备小六会考时,我没特地拿假,这次小女儿上考场也一样。若申请假期,其他同事就得承担额外工作。

问:家长在孩子备考过程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莉:有些家长会亲自教导课业,我给孩子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每天晚上入睡前,会和孩子们聊天,问她们上学的情况。考试期间,我确保她们饮食均衡,必要时补充维生素。

问:孩子面对考试压力如何减压?家长是否也压力山大?

吴宝来认为,准备会考是对孩子的磨炼,让他们个性更坚韧。(受访者提供)

连线嘉宾:

莉:小六会考是学生生涯的第一个里程碑,接下来还要面对更多学习挑战。最重要的是,凡是做事要有规划,不要临时抱佛脚,一定要认真和勤奋。

我会为孩子设学习目标,如果成绩达标,我们一家年底旅游时,会给她一笔预算购买她喜欢的物品,这是一种学习推动力吧。

问:希望孩子在备考中有什么收获?

主持:黄亿敏

两个儿子主动学习,女儿比较缺乏集中力,一些科目她较没兴趣,学习就提不起劲。了解这点后,我们针对她的学习兴趣制定温书模式。我们为她安排一对一的华文补习课,教导认字时通过说故事的方式,帮助她记住笔画。如果居家办公,我会当她的“读书伙伴”陪读。

莉:每个学生的抗压能力不同。从2021年起,教育部取消总积分(T-score)制度,改而使用积分等级(Achievement Level,简称AL)。AL共分八级,但一些等级之间分数只有微差,比如90分及以上是AL1,89分是AL2。有的家长便把焦点放在直接收生计划(DSA)上,认为孩子若成功入选,就少了上考场的压力。

宝:相较于压力,我觉得女儿在体力和精神上比较累吧。尤其现在上课后还有各类辅助班和补习。因此,我在周末尽量安排一些活动带孩子出外放松身心。一些家长也许会因小六会考而取消各类活动或同学庆生邀约,让孩子专注备考,但我觉得生活可以如常。

妮:儿子说他挺担心小六会考的,我觉得12岁的孩童,身心未必已成熟,能承受压力。若家长也施压的话,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备考过程中,保持健康很重要,尤其孩子在成长期,睡眠很重要,我常提醒孩子们尽早入睡,不要熬夜。

参与《家事连线》的三名在职家长分享和孩子准备小六会考的过程和心情。他们的孩子各有不同学习进度,有的平日学习循序渐进,有的则是主流学校里的特需学生。面对不同的学习挑战,受访者都从容应对,不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

妮:无论是儿子或女儿,我从不比较他们的成绩,也不和他人做比较,每个孩子应该根据自己的学龄和能力学习,超前学习未必是好事。

小学离校考试是学子们学习生涯的第一个里程碑,无论是学生或家长,备考过程难免有压力。三名家长分享他们在这期间如何陪伴和鼓励孩子,希望孩子们能从中学习不畏困难的精神。

这些学习指标,成了一种“框架”,儿子自我要求颇高,当无法达到所谓的标准时,情绪难免受影响。我重视他的情绪管理,无论成绩优劣,只要表现佳,都会称赞他。老师们也很尽责,会关注他的学习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