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有坐轮椅的经历,谢尔登更能够关注残障人士的需求,无论是心理上社交连接感缺失,需要有人陪伴;还是在城市规划中,加入一些方便轮椅使用者的元素,他都希望尽己所能出一分力。日前他和团队一起策划设计圣淘沙无障碍之旅(Sentosa Wheel Venture Accessibility Tour),帮助轮椅人士一路畅游圣淘沙,欣赏风景,畅玩不同景点。通过一点点实质行动带来的改变,谢尔登希望在迈向包容社会的途中,更多关注周遭,看到不同群体的需要。

阿沙哈的成长之路不易,由单亲妈妈独自抚养长大,幸运的是成长道路上,他收获许多来自社群的关怀照顾。平时一有空,他会到家附近的民众俱乐部和回教堂帮忙做义工,以不同方式回馈社会。一直以来母亲都是他的榜样,母子二人也常到外地做义工,收集玩具和衣物送给马来西亚的辅育所,或捐赠给当地的回教徒群体。两年前到巴基斯坦旅行,因当地发洪水无法按照原计划游玩,两人干脆动员家人筹款,帮助当地慈善机构买食物给无家可归的人。阿沙哈说:“喜欢做义工是因为喜欢帮助他人的感觉,很充实很受鼓励。只要能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一分亮光,就很满足。”

疫情期间林丽丽和团队成功申请到政府津贴,通过拍电影的方式讲述残障人士的故事,也帮助他们有所收入。为了给残障人士争取更宽广的平台,她在两年前发起Dare Festival帮助更多人通过艺术形式圆梦。在林丽丽看来,做义工是善用自己的才能与兴趣,去帮助别人的机会。“我们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不只为了自己。当服务别人时收获更多,这是双向的。不要躲在自己的世界,总觉得自己处于劣势,其实你是很幸福的。走出去看看你会发现总有些可以付出给别人的东西,在过程中你会了解到其实自己并不差。”

谢尔登(左)与团队一起为轮椅使用者设计圣淘沙无障碍之旅。(互联网图)

从人生低谷渐渐走出来,谢尔登目前灵活安排多项工作,做导览员,为企业提供人力咨询服务。此外,他把义工服务的重心放在心理辅导,以自身经历产生的共情,支持和理解那些遭遇生活坎坷,经历人生低谷的人。他接手危机处理热线,主要关心残障人士的看护者;在转接到专业辅导员之前,同侪辅导可以帮助对方暂时舒缓情绪。记得有一次对方打电话来,一句话也没有说,哭了45分钟。他在电话另一头默默陪伴,让对方知道有人在聆听,直到调整好情绪,才开始分享自己的心事。谢尔登认为在繁忙的都市,最难得的陪伴就是花时间听人倾诉,共情他人的需求,让人感受到获了解。

自闭儿搭建展才华平台

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SG Enable,简称新协立)自2020年起成立iChamps(Inclusion Champions)志愿者计划,为残障特需人士提供回馈社会的机会。林丽丽作为iChamps代表,时常去学校,与学生分享如何克服困难追梦。作为劳动力服务质量(WSQ)框架下第一位获得高级绩效证书的盲人培训师,无论是京津学业还是发展自身技能,她相信只要有上进心,不断努力就有机会。在刚过去的“志愿者嘉年华”上,她也作为义工,介绍盲文打字机,带领公众走进视障人士的世界。

他当下打开电脑,屏幕上刚好出现同侪辅导(para-counselling)课程的介绍,为了分散注意力,找些事情来做,谢尔登报了名,从基础班上起完成了整套培训。同侪辅导是一种咨询服务,帮助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困扰的人。整个培训对他来说是自我疗愈的过程,更加了解自己,也学到与他人沟通咨询的技巧。

SG Enable通讯与伙伴关系部副署长雷铱紷认为,特需义工可以帮助拓展残障人士能力,积极回馈社会。(萧紫薇摄)

今年27岁的阿沙哈(Muhammad Arshad Fawwaz) 从小被诊断患有多动症和自闭症,从普通学校转去特需教育学校后,他展现出音乐天赋。后来进入工艺教育学院(ITE)学习动画制作,阿沙哈活跃于校园乐队、人声合唱团,进一步发展音乐才能。他一向都有参加歌唱选秀节目的面试,但时常因为自身缺陷遭到拒绝。在经历几次落选的失落后,阿沙哈希望与自己有相同经验的人可以被接纳,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生活中林丽丽时常身体力行,也鼓励身边朋友积极面对困难。多年前一位好友忽然失明,当下觉得与世界失去连接。林丽丽鼓励并教导对方积极尝试使用电脑,学会上网后就有了与世界重新连接的管道。她也鼓励而立之年的体障朋友不要再依赖父母,尽量让自己经济独立,开设银行户头。 

在常人看来的易事,残障人士则须要鼓起很大的信念感和勇气踏出一步。一路以来也是信念感支持着林丽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七岁那年她不幸跌倒摔伤脑部,造成颅内出血,手术后昏迷一个多月,医生告诉父母她可能无法走路。“那时我心里就想,如果不能走路,我这一辈子就完蛋了。唯一的信念是要站起来,让我走路。”在家人帮助下,她开始一步步锻炼。这段绝处逢生的经历之后,她一直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到”,是这股强烈的生的信念感,一路支持她在困难阻碍中前行。那时处于心情低谷期,刚好遇上新谣萌芽。新谣成为她成长路上的重要陪伴,她最喜欢的歌曲是“Don’t Quit”,收录在专辑《明天21》中。

2020年的愚人节,谢尔登(55岁,Humphries Warren Sheldon)被诊断患上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简称CMT),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伴随疾病而来肌肉萎缩,渐渐出现手部和下肢无力的现象,需要坐轮椅。就在病情恶化之际,婚姻走到尽头,亲友陆续离开;因身体状况不佳,谢尔登失去工作。一连串打击击垮了精神防线,他想要一了百了。

罕见病患者辅导他人

林丽丽在自制的电影中,分享心声。(视频截图)

林丽丽(55岁)是一名自由艺术工作者,天生失明的她,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考获英语文学学士学位,还作为制片人,组织特需社群拍电影。工作之外,林丽丽已经持续担任义工超过30年。她曾在新加坡视障人士独立协会服务,也在新加坡特殊才艺协会做艺术项目的义工,接触到不同类型智障、体障、失聪人士,或自闭症患者,了解不同群体的需要。

视障者为他人带来光明

阿沙哈(二排左三)善用才能积极参加演出活动。(受访者提供)
林丽丽(右)在“志愿者嘉年华”当义工,向公众示范如何使用盲文打字机。(林明顺摄)

在雷铱紷看来,iChamps计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传统认知中志愿者要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概念,证明残障人士也可以成为志愿者,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将特需义工纳入志愿者行列,也可以不断帮助他们拓展个人能力,发挥领导力。

患有多动症和自闭症的阿沙哈,展现歌唱天赋。(受访者提供)

在疫情阻断措施期间,阿沙哈创办了Inclusivity 4 All线上演出平台,连续举办六场音乐会,为残疾特需人士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介绍“广发英雄帖”,召集到各具才华的表演者。阿沙哈在家中完成所有内容的录制和编辑工作,还通过社交媒体联络到艺人参与,让整场音乐会气氛高涨。通过音乐会,阿沙哈帮助不同机构如Jamiyah儿童之家、Pertapis儿童之家筹集活动资金,使50多个家庭从中受益。为了表彰阿沙哈为社区做出的贡献,他在2021年时获得吴作栋协立奖(Goh Chok Tong Enable Awards)。

林丽丽从自身经历培养出坚韧乐观品格,她常鼓励周围朋友积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林明顺摄)

今年是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定下的“欢庆义工年”,过去连续四个周末,全岛各地都在举行首届“志愿者嘉年华”(Volunteer Festival)。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义工的工作是照顾社会弱小,关怀特需人士。但在“志愿者嘉年华”活动中,出现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本身是特需人士,是他人眼中需要被照顾的人。但当克服生命的重重考验,特需义工自强自立,反过来还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正要轻生的当下,他接到一名癌症末期朋友打来电话,一时间把压在心中的种种倾吐而出。在朋友的劝解之下,他看到生命的宝贵,希望再次鼓起勇气走下去,或许余下的生命可以有意义,带来些许亮光和改变。

截至2023年底,SG Enable旗下已有超过580名志愿者,包括95名iChamps特需义工。通讯与伙伴关系部副署长雷铱紷介绍,iChamps的设立是为了鼓励特需人士贡献自己的时间、才能去帮助他人。通过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倡导推动社会进一步实现残障共融。例如在交通领域,残障人士深知搭乘公共交通可能遇到的障碍,结合自身经历发声改善现状,可以让公共交通系统更具包容性,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特需义工打造包容社会

谢尔登从人生低谷走出来,乐观面对生活。(萧紫薇摄)

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旗下有95名特需义工,他们克服生命的重重考验,反过来力所能及地助人。就因身体的缺陷,他们更能体恤需要帮助的人。受访的三名特需义工各有所长,他们用视觉艺术和音乐为特需社群出力和办活动筹款,甚而辅导有心理健康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