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小学时期上好公民课时,老师要求我们将新加坡国家信约的华文版背下甚至默写出来:“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当时的自己对于国家信约描绘的理想只是懵懵懂懂。
这个延迟,好比乐谱上的一记空拍,有一分不安,也有一分期待,期待下一个乐句的登场。我想起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中就有一首《焰火》(Feux d'artifices),描绘的是巴黎广场上放烟花庆祝节日的盛大场景,从乐句里绽放出热烈、稍纵即逝的视觉印象。
(孙慧纹/记者)
政府为了疫情考量,将国庆庆典推迟到8月21日。在7月17日偶然路过滨海湾的我,有幸观看了一些国庆庆典预演片段。轰隆隆的声音像雷霆一般炸裂了耳膜,抬头一看,正是军机从头上掠过。预演很精彩,但我还是更想回到当时,那些和朋友们一同欢笑着打闹,一起大笑着唱出我们都最熟悉的旋律,能够毫无负担地度过每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的以前。
时间真是个脑洞大开的编剧。当年13岁的我,怎会想到14年后,我会和那场盛会的音乐总监共享同一份珍藏版的记忆?
国庆篇
每逢国庆,尤其是国庆歌曲视频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本地名胜、美食,总会让我重温自己初见新加坡时的那份心动。
是什么时候开始,渐渐不再关心是否挂了国旗?国庆当天常约朋友外出,重点是看烟花。
(张鹤杨/记者)
(陈映蓁/记者)
初次邂逅新加坡,是2007年的8月4日到14日,参加中学的浸濡之旅。学校安排我们参观了动物园、植物园、圣淘沙等充满南洋风情的景色。在记忆里,那是充满神秘且朦胧的南洋之媚。我还记得,那年的国庆庆典非常盛大,大草场上人声鼎沸,烟花、音乐都令人炫目、痴醉。
到日本工作后,对于“国”和“家”的概念益发模糊。如果最适合自己的地方不是出生地,那“爱国”到底是什么?结果却在大选时候发现自己好想参与群众大会,好后悔错过了海外选民的登记期限,最后忍不住忍痛买了机票,飞回岛国投票。
让我们等待这场花火的燃放,也去珍惜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
我已经很久没到滨海湾现场看烟花,怕挤不进去,也怕挤不出来。当年人头涌动的场面,总能提醒我有多少人口在这个岛国流动,而今却再难看到。
(卞和/记者)
滨海湾每年这个时候有一个“花期”,只不过今年,花火迟放。
日出十分美丽,但好景却驱不散愁云——疫情反反复复;有人知法犯法,怎会不知偷吃过必留下痕迹;还有接二连三发生的命案……
今后应再难找回对于庆典和挂国旗的热忱,但对于岛国的热切盼望或许(希望?)一直都不会消退。
念小学时未有“国民教育”,也没有小五学生看庆典彩排这回事。但每年的国庆庆典会守在电视前,快到8月时会唠叨爸爸把国旗拿出来。
最不负责任的是没经三思就留言的网民。种种恶言只会造成更多伤害,甚至使一个人无法走出黑暗。若留言有天酿成悲剧,网民便是在无形中杀人。
不担心社会生病,只害怕社会缺乏病识感,明明病得不轻却坚持没病,拒绝认清现实。康复之路十分艰辛,需要大家一直相互扶持,不只是每年8月9日才发挥团结精神。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意识到,涉及种族、宗教与文化的讨论可能会被视为敏感议题,且导致人们选择避而不谈。可是不去接触就无法理解,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族群,保持宽容态度固然重要,但要深化与巩固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仍有赖于适当的探索与提问。多元文化的岛国要做到融合而非同化,宽容与理解同样重要。
相信希望就在云后面,一起闯过眼前难关,后来的我们会更强大。生活很多时候是靠信念在支撑;看不见的更要用心感受。
两周前,我采访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回顾他带领华乐团走过的20年。其中他最引以为傲的事件之一,便是担任2007年国庆庆典的音乐总监。那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加坡交响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和新加坡武装部队文工团联合呈献的大型音乐表演。
(严思莹/特约记者)
对国庆日的气氛总是停留在各大商场里播放的爱国歌曲,住宅楼处处可见的红白国旗上。家里在近几年都会挂上国旗,不过爱国歌曲我只会在外出聚会逛街时与朋友们偶尔哼唱。一年里总是只有那么几天才听得到它们,可只要旋律一入耳朵,我们就像被拨动了脑内的某根弦,不由自主地就哼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