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登场的是罗高的学生,他们分成两组——《台湾的沙茶文化》及《宜兰著名作家李荣春》做汇报。高一生蔡元衡(16岁)说:“为准备具有台湾特色,且具历史意义的主题,我们选择了探讨沙茶文化。沙茶是台湾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酱料。”而追溯其起源,它居然是新马老百姓常吃的沙爹酱(satay)的亲戚。原来“沙茶”在潮州话的发音近似“沙爹”,潮汕人甚至将之改良成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降低花生粉的比例,并添加扁鱼、虾米等干海鲜和五香、陈皮等中药食材,再加入油以火炒的方式制成沙茶。蔡元衡解释道:“国共内战后,国民党撤退至台湾,潮汕籍士兵来台后开始售卖起沙茶,这对台湾的饮食文化及历史都产生重大影响。”
论文报告完毕,双方进入提问解答和自由交流环节。两地学子还抓紧时间分享了校园生活和学习趣事。当被问及会后感言时,蔡元衡说:“这番交流让我们看到新加坡不只是国际金融中心,它也拥有多元文化,尤其是极富特色的马来文化,令我们眼界大开,培养国际视野。”
延伸阅读
两校负责老师早在去年即数度召开云会议,仔细商谈筹备事宜和敲定流程等细节,双方同学也在历经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后,终于从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食品中,挖掘出其背后有趣的遗闻轶事。
台湾高中生分享沙茶文化
华中学生分析土生华人与欧亚裔人士文化
华中负责呈献的两组学生则是通过两部本地的英文著作——Sharon Wee“Growing Up in a Nonya Kitchen” 和David Kraal“The Devil in Me”中,对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家庭聚餐等多方面的描写,深入浅出地分析土生华人与欧亚裔人士这两个族群的传统习俗与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演变。高二生傅科善(17岁)是其中一名组员,他说:“我对土生华人和欧亚裔人士并不陌生,但也说不上深入。这次的研讨会不仅让我重新认识这两个文化,也交到了许多新朋友。虽然梳爬资料和撰写论文的过程辛苦,但看到参加者这么投入,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深入了解缤纷多彩的饮食书写,以及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同时与台湾友人分享彼此的在地历史文化,华侨中学高中部语文特选课程与台湾国立罗东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罗高)双语班,在1月24日下午联袂举办了一场线上英语研讨会《饮食文学与文化》。
另一名参加者吴坤桦(17岁,华中高二)表示同意,她说:“会议让从未去过台湾的我,对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人民生活有了初步的接触。我校同学的分享也让我认识到一些被忽略的本地饮食文化。例如:土生华人的黑果焖鸡和欧亚裔的魔鬼咖喱。在线讨论打破了空间局限,让我们与外国伙伴能进行实时交流。希望日后有机会与更多不同区域的年轻人对话,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