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所有治疗一样,CAR-T细胞疗法可引发副作用和潜在并发症。常见副作用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以及CAR-T细胞治疗后的感染风险。

不少人以为血癌即是白血病,其实血癌可分三大类: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血癌与固体肿瘤不同,癌细胞会在骨髓或淋巴生长,并循血液全身流动。

血癌分有许多不同类型,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称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成人淋巴癌称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癌,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则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她说:“在本地,我们经常看到成人患有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在世界其他地区,这两者也是常见癌症。”

林慧颖医生说:“根据统计数据,本地血癌病例数字保持稳定。由于国人对血癌的认知有所提升,患者一般会在身体开始感觉不适时,更早地寻求医疗援助,这是好事。”

CAR-T细胞疗法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使用。在本地,只有一种CAR-T疗法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该疗法适用于患有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ALL)的25岁或以下年轻人,尤其针对经过两种或更多治疗后复发,或经过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病人。

哪些预防措施可避免患上血癌?她说,血癌没有公认的风险因素,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运动锻炼,维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睡眠习惯更为重要。

新加坡中央医院血液科高级顾问医生林慧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央医院每年接获约80起急性白血病和90起淋巴癌新病例。

患者在接受化疗和放疗时,得服用多种药物。这种治疗配套每个月都会重复,直到病人对治疗有反应。如果病人没有反应,医生不得不为他们寻找其他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一次性的疗法。从长远来看,CAR-T疗法的费用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当。

此外,卫生科学局批准的CAR-T疗法也适用于经过两个或多个治疗周期后复发的成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因此,林慧颖医生认为,更恰当的说法是,CAR-T细胞疗法为患有非常严重、侵袭性或晚期疾病的患者,即那些可能已经没有其他化疗或放疗选择的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方式。

副作用与潜在并发症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改造从癌症病患血液中提取的白血球细胞,再送回患者体内以对抗癌细胞。这个疗法为那些已经没有其他化疗或放疗选择的血癌患者,提供另一选项。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一种多系统性疾病,由针对癌细胞的压倒性免疫反应所致。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烧、血压和心率变化,有时还可能呼吸困难。

林慧颖医生解释,血癌通常是由血细胞突变所引起。血细胞突变不具遗传性,也不会传给家族成员。至于是否特定血型者更容易患有血癌,她指出,目前没证据表明这一点。

与其他疗法相比,CAR-T疗法是否更昂贵?林医生说,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价格昂贵。然而,如果说它比其他治疗方法更昂贵,须要加以说明。

在接受CAR-T细胞疗法之前,一些人或许会因化疗而出现轻微恶心和呕吐症状。这些副作用往往会在CAR-T细胞输注后发生,但不会持续。然而,每次化疗后都会因不同化疗药物而产生不同症状。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长期公认治疗血癌的方法,在全世界用于治疗血癌患者超过10年。林慧颖医生指出,所谓的干细胞移植,是使用健康干细胞捐赠者的干细胞来治疗血癌。首要条件是必须找到细胞与患者相容的干细胞捐赠者。缺点是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具有感染风险的治疗方法,治疗后需要长时间恢复,还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捐赠细胞攻击患者身体,导致恢复更缓慢。

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可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他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发作和出现其他神经症状。如果缺乏有效和适当管理,这两种副作用的范围从非常轻微到非常严重,甚至会威胁生命。

血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要治愈血癌,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小分子/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和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治重病

血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初期不会有任何症状,而是在健康检查中发现自己的血细胞计数异常,才咨询血液学专家。林慧颖医生说:“血癌患者有时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如:发烧、关节疼痛、淤伤,有时还会牙龈出血。至于淋巴瘤患者,他们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却不感到疼痛。”

一些人认为,化疗会增加患血癌的风险,林慧颖医生并不同意,她解释:“化疗不应被视为存在巨大风险因素,某类型的化疗(并非全部)可能增加一个人患上白血病的风险,但那属罕见情况,病人也可能在化疗10年后才面临继发性白血病的风险。”

CAR-T细胞疗法则是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一种形式。林慧颖医生说:“我们经常使用个性化、针对性、活体药物、活体疗法来描述CAR-T细胞疗法,因为这些白血球细胞是从病人的血液中提取,并针对其癌症来改造,经过改造的细胞再送回患者体内(进入血液,像输血一样)来对抗癌细胞。”

另一副作用是CAR-T细胞治疗后的感染风险,患者须定期到诊所监测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