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批产品,前前后后需要约半年。游客半日参访,当然看不到整个过程。有机会一窥瓦窑结构,已经是现代都市人与传统烧瓦工艺最近的距离。

台湾自清末时期开始出现瓦窑厂,大树地区土质细腻黏性佳,适合烧制红瓦,窑业蓬勃发展,全盛时期有30多家窑厂,近百座龟窑,供应全岛所需建筑材料。三和瓦窑是大树地区瓦窑聚落的一环,1918年以“顺安号炼瓦场”登记营业,1963年正式改名为“三和瓦厂”。1970年代后钢筋水泥建筑逐渐普及,传统砖瓦市场日渐萎缩,瓦窑厂纷纷关闭,唯独三和瓦窑努力支撑,坚持为传统产业点燃希望之火。

窑室高度约五公尺,叠满可容纳八万片瓦,单是把薄瓦一片片叠满整个空间,已不容易。叠放时须充分利用整个空间,还须顾虑窑体温度的平衡,确保瓦片在高温中维持不变形。铺放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下到上,由内到外,瓦片之间还须保持特定的缝隙,考虑烧窑时火路的行经路线,种种的细节都要仰赖人工技术与匠师的经验。

第四代接手

住家周边的老式住宅有了年头,常年都有人家旧屋翻建。屹立数十年的老房子顷刻间完全推倒,化为一地破碎瓦砾,看在老邻居眼中无限慨叹。现代建材与建筑技术一日千里,楼起楼落只在转瞬之间,令人轻易忘记一砖一瓦的来之不易。

厂房已被列为历史古迹,是台湾现今保存最为古老、完整的瓦窑,建筑本体采用窑厂烧制的土角砖、红砖及屋瓦。厂内有三座瓦窑,窑室宽大,窑体为砖砌圆拱形状,酷似乌龟而称为龟窑。窑烧产品种类多样,除了瓦片也生产各种砖类如清水砖、火头砖、土角砖、燕尾砖、六角砖、油面砖、壁砖;花格窗如柳条、金钱、龟形、梅花;民俗陶器如油罐、筷子笼、花器等等。

万丈高楼平地起,参观瓦窑还没来到盖楼的阶段,单单是铺满一室的瓦片,所需要的时间与工夫已令人诧舌,更意识到一砖一瓦的得来不易。想起有句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由地为瓦片叫屈。玉器固然珍贵,瓦片也是一番心血。源自泥土的砖瓦朴拙土气,在堂皇建筑中从来都不是亮点,却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平凡卑微,毫不抢眼地守在自己的位置,贡献着微薄力量,默默地遮风挡雨。

台湾自清末时期开始出现瓦窑厂,高雄大树区三和瓦窑是全台唯一可烧制薄瓦的产地,厂房已被列为历史古迹,是台湾现今保存最为古老、完整的瓦窑,瓦厂遵循传统窑烧手法,生产一批产品,前后需要约半年。

三和瓦窑的所在地点,如今已发展成旧铁桥湿地生态园区。园区里最大看点是跨越高屏溪的旧铁路桥,曾经是亚洲最长桥梁,现为保留古迹,废弃轨道改建为天空步道,桥上可以步行拍照,桥下种了一片花海,很多人在桥下野餐休憩,周末也有小市集、现场演唱等等,气氛休闲。

厂区里空间不大,整体感觉阴暗阴凉,靠近燃烧中的窑体马上感觉到逼人热气,窑口熊熊火光。进入闲置的龟窑,有如神秘的圆弧形密室,沉稳厚实,高处保留两个通风口,泄入一丝光线。烧窑时窑口封起,工人只能通过这两个小孔观察窑内情景。

半年生产一批产品

为瓦片叫屈

位于休闲园区里的三和瓦窑也顺应时代需求,开发创意工作坊、体验活动、文创商品等等,吸引休闲游客进场消费。但瓦厂并没有因此而全面转型为观光工厂,在与时并进的同时依然不忘使命,延续着瓦窑的本来面貌。

百年瓦窑传承至今由第四代接手,持续供应市场所需的各种瓦砖制品,专门制作修复古迹所需的砖瓦,目前也是全台唯一可烧制薄瓦的产地。

瓦厂遵循传统窑烧手法,砖瓦原料取自地表黏土层的纯黏土,早期以人力或牛只踩踏成软硬度合适的泥团,随着时代转变改以机器练土。练好的泥团挤压成一定形状的土坯,置放阴干20至30天,即可推入窑内,一片片从地面叠到窑顶,叠放过程耗时八天。入窑完成后,将窑门上半部砌封,开始窑烧。烧制以稻壳粗糠为燃料,从小火到大火,大约两个月时间,一天24小时日夜不停,工匠轮班守候窑旁。停火后将窑门全封,降温冷却一个半月,就可以把窑门敲开,将砖瓦成品出窑。

台湾高雄大树区三和瓦窑,到访时刚过百年大庆,厂内有全台仅存的三座龟窑,至今还在生火烧瓦,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