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大会的召集人,一头浓密的头发,中等身材,身穿一件轻松、宽大的上衣,配上一条短裤,脚着凉鞋。他一开口讲话,华语句句字正腔圆,“铿锵有声”,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身上。加上他风趣的谈吐,不时引起哄堂大笑,严肃的气氛,很快消失于无形中。

第一场比赛对垒的队伍是新加坡工艺学院。

这场辩论比赛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关注,我收到很多同学和朋友的反馈和鼓励,其中有一个多年不见的女同学,不知从哪里取得我的电话号码,联络上我,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第一届“青年论坛”大专华语辩论比赛圆满结束之后,电视台办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庆功自助餐。郭宝崑导播在致词中,感谢我们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并对各队的表现赞誉有加。我们每个人都获得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台主席徐藉光亲自签名的一封感谢信,以中文手写,中文签名,非常难得,我保存至今。

为了准备比赛,我队的每个成员,在领队的督导之下,和一批热心的同学帮忙找资料,做足备战功夫,希望“打响第一炮”。

我们的第二场比赛是对垒师资训练学院队,这次我没出场,只在观众席上为我队发言支持。可惜,我队再次败北。

1968年的“青年论坛”大专华语辩论比赛,史无前列,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台主办。共有四支队伍参加:新加坡大学、南洋大学、新加坡工艺学院和师资训练学院。

比赛终于正式开始,双方坚守立场,据理力争,争锋相对,高潮迭起。这是一场势均力敌之战。

经过几轮“鏖战”,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是师资训练学院和新加坡工艺学院,结果师资训练学院队技高一筹,赢得冠军。

他是谁?就是刚从澳大利亚学成归国,在电视台当导播的郭宝崑。据说大专华语辩论比赛的形式是他首创的。

女歌唱家辩论员

导播郭宝崑

在正式“开战”之前,还有彩排呢!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加上心情紧张,大家都犯了念稿的毛病。还得有劳郭宝崑导播亲自“开导”,大家心情才稍为稳定下来。他鼓励我们尽量不要看稿。

新加坡大学辩论队的队员主要是从中文系的学生和中文学会会员中选出,其中有一人来自法律系,他是我队的第四辩手,负责总结陈词。

对于参加大专华语辩论比赛,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平时只要在人多的场合发言,总是脸红、心跳得厉害,但既然参加了,只好硬着头皮上阵。

记得冠军的队伍曾邀请其他队伍在东海岸一家餐馆聚餐,以联络感情。其间有一些余兴节目,我受邀和冠军队的一名女队员合唱一首中国民歌。男的歌声不怎样,女的歌声高亢美妙,一曲唱罢,获得“如雷掌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冠军队的女队员,不仅辩才了得,而且还是新加坡一个著名的女歌唱家呢!

我当第二辩手,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竟没怯场(或忘了紧张)!但比赛总得分胜负,我队不幸败下阵来,不过,从评判团的判辞,我队虽败犹荣,而且我队中的第一辩手,被选为当日最佳辩论员。

“大战”前,大家先来个“先礼后兵”,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台出面,召集“四方”人马,自由交流,互相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