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面看似简单的转变,背后却与港人的国家认同息息相关,意义重大。

其中,在黄竹坑香港警察学院举行的警队开放日,数百名预先登记的市民于当天早上约9时就鱼贯进入学院,准备观赏警队表演。约一小时后,表演开始,率先登场的24名仪仗队员在《歌唱祖国》《团结友谊进行曲》《捍卫香港》等歌曲的伴和下,完成了一连串中式步操动作。

展望未来,陆海豪指出,港府不必强行要求各大制服团体改用中式步操,由于中式步操的实用性比英式步操高,只要到了一定时间,各大团体自然会以中式步操取代英式步操。他说:“打个比方,你不必去捉蝴蝶,花香它自然会来,他们(制体团体)有分析能力,知道哪种步操好自然会去学。”

香港警察学院操练及枪械训总督察卢宜颂接受网媒“香港01”访问时透露,为了这次步操活动,来自各纪律部队的79名人员在今年2月底至3月中,参与由解放军驻港部队为期12天的中式步操培训,警队派出40人受训。

陈伟强相信,长远而言,香港涉及国家主权的领域将会继续去殖化,目前公务员体制内的一些英式做法也会改变,“譬如现在港府内部文件仍然是用英文,我相信日后可能会少用英文,或者中文的使用上升到占一半”。

不过,那次只是国际狮子会港澳三零三区小范围内改变步操方式,并没有引起社会太大关注,只有时政杂志《亚洲周刊》撰写了一则简讯;后来,一名传媒工作者跟进在《苹果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温馨提醒”国际狮子会既然是非政治性组织,就应避免与政府有太多的合作和联系。

2014年“占领中环”运动后,香港社会愈趋政治化,“去殖民化”议题再次浮上台面。在中联办背后推动下,香港唯一以中式军事步操为训练基础的自愿性制服团体——香港青少年军总会,于2015年1月高调成立。

黄嘉仪受访时表示,中式和英式步操的目的其实一样,都是要训练学员的纪律和团结,但在香港学习中式步操,还有一层意义,就是能够提升民族团结意识。她以本身为例说:“我一直向往天安门仪仗队员的威武。当我学习他们的步操,一股中国人的骄傲自然而然就会涌现出来。”

来自教育界的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质疑,驻港部队利用香港青少年军总会介入香港事务,违反驻军法及《基本法》。公民党议员郭家麒则质疑青少年军是否肩负“洗脑”的国家重任。以黄之锋为召集人的学生组织“学民思潮”更发起联署,促请全港中小学停止或不要开办“香港青少年军”的制服团体。

学者:去殖民化过程不应一刀切

确实,在香港采用英式步操或中式步操,并不是姿势不同这么简单,而是与港人的国家认同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何自从香港回归以来,外界一直关注本地执法部门的步操是否会“中式化”,并视为香港是否丢弃英国殖民色彩的一个风向标。

香港青年黄嘉仪(22岁)六岁就接触英式步操,学习了10年。直至2014年才开始学习中式步操,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体会。

陆海豪忆起此事时仍不无激动。他说,当时团体一口拒绝了港府要求,“第一,我们是以中式步操为基本的团体,你要尊重我们;第二,现在我们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何要用英式步操”?

但陈伟强也提醒,香港毕竟接受了英国殖民统治逾百年,不少英国传统文化已深入根植香港,一刀切地去殖化未必适合,希望不会连街道和建筑物名字也要改名,“就算是中国大陆,在上海黄埔外滩,也保留了1949年之前民国时期租界的建筑物,没有拆除。”

陈伟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北京发现香港公务员团体存在为数不少的反共反中人士,研判后认为这和香港去殖化不足有关,而英式步操充满浓厚的政治象征意味,所以北京希望香港的步操可以去殖化。”

国安法生效 港迈入新时代

陆海豪1960年出生,1978年进入警队,2015年退休前是总督察,学习步操40多年。他指出,香港一些团体甚至是纪律部队均声言已沿用英式步操多年,没计划改为中式步操,反映一些港人仍然存有“恋殖”心态。

无论如何,中联办对中式步操的支持到了2018年进一步加大。资料显示,香港14个青少年制服团体自2006年起,每年的5月4日(中国大陆的五四青年节)都会在金紫荆广场举办升旗礼。据港媒报道,与中联办关系密切的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及香港青年联会,作为该活动的主办单位,在2018年年初首次要求各制服团体具名答复,当年的五四升旗礼将采用何种升旗步操方式。

据香港青少年军总会自我介绍,该团体不但制服和步操皆学习解放军,驻港解放军部队司令员也是该会荣誉赞助人,团体成立仪式更是在昂船洲军营举行。也因此,香港青少年军总会一成立,就引起民主派批评。

社会对中式步操观感改变

不过,当天最受外界瞩目的,并不是国安教育环节,而是五大纪律部队一改传统的英式步操,在香港回归中国23年后首次公开表演中式步操。

今年4月15日,是中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区政府纪律部队五所训练学校当天罕有地一起举办开放日,以推广国家安全教育。

不过,在陆海豪眼中,警队上个月的首次公开中式步操仍有不足,“去殖民化”并不彻底。他指出,中式步操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口令一定是用普通话,“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些非洲小国,解放军去那里教授他们中式步操,他们用的口令也是用普通话,为何外国人做到,我们做不到呢?这一点我有点失望。这是对国家的不尊重。”

作为首批受训教官,卢宜颂形容自己相当荣幸,但认为仍有不少进步空间。他认为这次是一个好开始,可以让港人认识中式步操。

对香港来说,五大纪律部队这次首次采用中式步操,表面上虽然只是换了一个步操方式,但其背后的意义却非常重大。

从电视画面所见,仪仗队员由以往脚跟先接触地面的英式步操方式,改为脚掌着地的中式步操,口令也由英语改用广东话,例如喊叫“向右看齐”“齐步走”“立正”等。最后众人高呼口号“香港警察,忠诚护国安,勇毅保家安”作结。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陈伟强多年前就提出香港的步操问题。据他观察,在2019年之前,中央政府对香港纪律部队采用英式步操的做法并没有太大意见。直至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后,心态才出现明显的转变,并在今年春天向港府施压,以致上月的全民家安全教育日出现五大纪律部队首次使用中式步操的场景。

前年爆发的反修例风波,折腾了香港大半年。随着示威者们高呼“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口号,香港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中国官媒新华社、《人民日报》先后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香港至今还没有进行“去殖民化”。随着《香港国安法》去年6月底生效,香港迈入新时代。五大执法部门在上月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表演中式步操,也踏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不过,青少年军总会对以上指责一一否认。总会主席陈振彬强调,该会最初只是一群参加过军事夏令营的同学会学生想服务社会,其成立并没有政治目的,只是志在锻炼青少年意志、强健体魄。

事实上,除了民间,港府内部对采用中式步操也是持保留态度。在一个青年制服团体担任中式步操教官的陆海豪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了一个细节。他说,2018年10月9日,香港多个青少年制服团体到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礼。活动之前,警察部队和民政局人员与陆海豪所属的团体沟通,要求他们按以往的规则,采用英式步操。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纪律部队和制服团队一直都是采用英式步操及敬礼方式。1997年7月1日回归后,香港社会除了更换一面旗帜,基本上保持不变,纪律部队、童军及民安队等仍然继续采用英式步操。

不过陆海豪也表示,《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社会对中式步操的观感明显有所改变,去年首次有两所大学邀请他们到学校升旗,部分青少年制服团体改口表示有意改用中式步操,也有越来越多中小学向他们查询,希望派员到学校向学生教授中式步操。

2003年50万港人上街大游行后,香港“去殖民化”的问题开始受关注。制服团体采用英式步操的百年传统,也在2009年被打破。当年6月,作为社会服务组织的国际狮子会港澳三零三区,经过半年构思及筹备,宣布开创香港首支中式步操制服团队──“禁毒先锋”。其步操由退休解放军训练,并获中央政府驻港机构中联办支持,团队将以手臂弯曲、腿绷直、脚掌有声的中式步操展现英姿。

香港五大纪律部队在今年4月15日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一改传统的英式步操,在香港回归中国23年后首次公开表演中式步操。

事件在制服团体界别引起极大回响,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制服团体高层质疑,主办单位突然要求各团体改步操,是有人想借此“统战”及“去殖民化”,又形容“步操是一个制服团体的灵魂,改步操如改掉灵魂”。

以中式军事步操为训练基础
港青少年军总会成立引批评

声明说:“为防止红色势力从专业界别和社团网络,延伸至中小学校园,我们促请全港学校不要开办‘香港青少年军’的制服团体,不容进化后的‘国民小先锋’大模厮样地建立学童对政权的盲从附和。”

黄嘉仪说,曾有一名年轻的香港仪仗队成员,学习了升旗两年,有一次到香港理工大学升旗,其间犯了一个很细微的错误,旁人根本看不出来,但她立即哭了出来,觉得在香港回归后升国旗,是很大的民族荣誉,不应犯这种错,“到现在,她都不愿意再参加公开活动的升旗,立志要等到自己水平达标了再参加。”

至于末来会否推广至警队内部,甚至在结业操取代传统步操?卢宜颂回应说,警队一直与时并进,因应时代发展作出评估,就礼仪活动加入不同元素。

经过一番角力,最后陆海豪所属的团体顶住压力,坚持在活动中使用中式步操,并顺利完成了升旗任务。事件令陆海豪发现,原来港府有些部门对中式步操是有抗拒情绪的。

结果在一片抵制声浪下,只有香港青少年军采用中式步操,其余13队制服团体仍然使用传统英式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