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件她必须花很长时间努力去适应的改变。以前虽然分隔两地,但她一早醒来还可以打长途电话给儿子,看他在做什么。儿子要结婚时,她告诉他:“darling(亲爱的),妈妈以后再也不会主动打电话给你。你的人生要有另一个新的开始。我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买东西寄给你了,以后你需要什么都由你的太太决定。”
陈澍城说:“孩子结婚和搬家是人生必经之路。我们不能一直抱着心爱的东西不放。应付空巢期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入工作。如果那个人有意愿,身体又健康,那倒不如出来工作。对社会有贡献又能减轻社会负担。否则,没有运动和工作,对身体和精神不是好事。我不觉得我处于空巢期,因为我还忙着工作,我是个工作狂。我觉得我更像是树枝上的鸟,随时准备飞,而不是鸟巢里的鸟。如果没有工作,我就真的成为空巢里的主角了。”
艺人陈澍城认为,孩子结婚和搬家是人生必经之路,应付空巢期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入工作。他说:“我不觉得我处于空巢期,我觉得我更像是树枝上的鸟,随时准备飞,而不是鸟巢里的鸟。”
黄少婷说:“他结婚时,我告诉自己要懂得放手,忍住不能打电话打扰他们,他身边现在有另一个女人陪伴。我也想起我以前刚展开婚姻生活时,也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所以作为母亲,我真的要放手了,但不容易。刚开始比较难,我偶尔还会买点东西寄过去,可是慢慢地我就控制住,不再买了,要尊重媳妇。这是不容易的事情,但知易行难啊!我花了蛮长的时间适应。”
与父母身份认同有关
问题没有真正的答案
她尝试在空出来的时间去晨运、旅游等等,但坦言:“每天活得很热闹,其实心里也是空的。”
黄少婷以为儿子念完书就会回国,岂料他在当地找到工作,甚至结婚生子。
不能打电话打扰孩子
触爱家庭服务资深辅导员夫妻档黎凤玲与陈汉锡在女儿出嫁后,也成为空巢父母。黎凤玲说,她的朋友发现她在嫁女儿后情绪似乎比较低落,她才意识到自己也无形中受影响并积极处理。
●保持学习的动力,透过不断汲取新知识,保持独立思考,锻炼脑筋。学习利用电子产品与孩子保持联系,策划家庭活动。
记者采访黄少婷这天,她正好在和生意伙伴开会,其中一个是本地艺人陈澍城的妻子黄佩如。陈澍城也在场。他的女儿也在几年前结婚搬出去自组小家庭,但他却不曾感觉空虚寂寞。
与伴侣或朋友在一起
蔡秀英医生有一名45岁的家庭主妇病人,女儿在国外工作,先生则经常出国公干。她的儿子离开家里去读大学后,她连续两个月无法入眠,时常觉得疲倦和情绪低落,认为生活失去意义,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虽然感到孤单,但她不愿和朋友见面、做家务或逛街,甚至放弃跑步的习惯。她也失去胃口,瘦了五公斤。
她喜欢忙着创业的日子,“每天来公司开会或解决问题,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责任感也让我觉得充实一点。有时候我的儿子要求视讯我还会告诉他我很忙,没有空。哈哈哈!但是当然,这么说只是为了不要让他担心我。没有东西可以取代亲情,但你必须让自己随遇而安。我要接受现在的生活环境。如果不愿意接受,只会继续懊恼。我们很幸运可以住在新加坡,有很多适合老人家的课程。剪裁、种花、歌唱等等。我做梦都没想到会为了做生意而去上食品卫生课程。”
蔡医生说:“她和儿子的感情最亲密,很想念他,希望收到他的简信和电话,也期盼儿子在学校假期回家。她也正经历初期更年期症状。我诊断她患上抑郁症。她服用抗抑郁药物和接受压力管理的辅导后,成功痊愈。”
“作为母亲,我真的要放手了,但不容易。刚开始比较难,我偶尔还会买点东西寄过去,可是慢慢地我就控制住,不再买了,要尊重媳妇。这是不容易的事,但知易行难啊!我花了蛮长的时间适应。”——黄少婷
人们常说“危机就是转机”,这句话也能套用在空巢者身上。你可以选择自怨自艾,也可以选择在这个新的人生阶段接受新的挑战。
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和父母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有关。身份的转换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影响其社交关系。家长们若有意或无意地将“养育子女的全职父母”视为自己的身份,当孩子从依赖转为独立时,父母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下降。
今年64岁的黄少婷绝不是例外。莱佛士心理辅导中心精神科顾问蔡秀英医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空巢期指的是父母在最后一个子女离家后,所感受到的失落感。虽然这不是疾病,但受影响者会感受到类似哀悼逝去的事物的情绪,包括感觉伤心、紧张、孤单、想念对方、生活失去目标等等。
那是黄少婷第一次与儿子分隔两地,正式进入空巢期。
空巢父母的自我突破
袁玉芳(80岁)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约十多年前就结婚搬出去自组小家庭。虽然已过这么久,但当记者问及她的子女时,她还会忍不住流泪,不因为儿女不孝,只因太想念他们,一想到儿女对她的好,就感动落泪。
●为生活订下一些目标,如参与义工活动,锻炼身体或发展个人兴趣,尝试完成一些年轻时没有时间实现的健康梦想。
空巢期指父母在最后一个子女离家后的失落感。
蔡医生建议,空巢期父母可以多和伴侣或朋友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和孩子保持联络,以应对空巢期的负面情绪。如果父母亲可以在孩子独立以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好心理准备,那么空巢期来临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
她说:“回到新加坡后,整个人是空的。一觉醒来就想到,现在不需要帮儿子准备食物了,周末也不会有他的朋友来串门子,不需要为他忙碌。以前在家里煮饭都以他喜欢吃的东西为主,水果也买他喜欢吃的。周末出去逛街,看到觉得他会喜欢的衣服和裤子就买下来。现在就买了再寄给他,很多时候,我寄东西的邮费,还比那样东西贵。”
她建议,空巢夫妻一起重温当年恋慕对方的品格特质,到那些温馨回忆的地方重游,有计划地约会或旅行。她也提醒,空巢父母必须确保饮食定时,“享受美食与探索健康的烹饪方法也不错,不要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没有人陪你吃饭或家里吃饭的人数少了而懒得煮,懒得吃。”
黄少婷认为,如何驱赶空巢期的空虚感,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的答案,有些朋友投入宗教活动,她则选择把爱投入在两只宠物狗身上,同时也创业做生意。她说:“我慢慢领悟到,原来人生要有责任、义务或目标才有意思。”
她认为,空巢期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补偿或修复与配偶的关系。她解释,很多人过去因忙于工作和教养孩子而忽略配偶,来到空巢期后应该好好地补偿与修复关系,必要时寻求辅导,把过去婚姻中一直未了结的怨气和惯有的恶性循环,在辅导员的协助下,一步一步耐心处理。
从来没做过生意的她,去年5月和四个好友在后港The Midtown设立“达美”(Dahmeh)鱼鳞冻专卖店。
前艺人黄少婷曾经在美国机场崩溃大哭到惊动机场保安。保安问她发生什么事时,她哭着说:“我的儿子在这里念书,我要回家了……”
但这天访谈末,她不忘提醒:“你啊……你结婚了吗?结婚了,一有空就要回家看看父母。知道吗?他们会很开心的。”
她形容刚进入空巢期的那段日子:“很失落,不舍得,想念他们回家一起吃饭的日子。我会煮很多饭菜,可是他们都忙,没空回来吃。就觉得很孤单,但我也了解,他们有工作。哎呀!鸟大了,要给他们飞。”
●与朋友、社会保持联系,加入不同兴趣班、俱乐部或志愿团体,丰富社交生活。突破限制,不要惧怕为自己带来变化。
●参与健身课程或尝试一个新发型等,不要停止个人成长。
当儿子决定到美国深造时,她也“理所当然觉得要放弃工作,去美国陪他读书”。可是到了那里后,发现不能这样长久下去,因为她的丈夫还在新加坡。虽然她选择飞回新加坡,但与儿子分离的折磨,使得她在美国机场撕心裂肺地痛哭。
她与记者分享辅导经验时说,有些夫妻在空巢期时忽然空闲下来,两人摩擦越来越多或开始“翻旧账”,甚至走上离婚之路。
黎凤玲举出许多空巢父母可以突破自我的方法:
补偿与修复配偶间关系
《2019年人口趋势报告》显示,有孩子的独居人士从2008年的10%增加至去年的14%。没有孩子或不跟孩子同住的夫妻,则从2008年的14.7%增加至去年的17.3%。这是老龄化,少子化以及人类寿命大大超越生育年龄,必定出现的趋势。
2017年德国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子女还和他们同住的人,空巢父母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下降。
黄少婷的独生子读大学之前,她人生的一切精神和感情都投入在他身上。她开心地回忆那段岁月:“早上叫他起床,有时又心疼,让他多睡一会儿,开车载他上学,准备他的食物,我的人生目标没有别的。”
袁玉芳也是靠朋友的支持度过空巢期。虽然她告诉记者:“过一阵子就会好了。”
随时准备起飞的鸟儿
黄少婷说:“空巢期其实很可怕。我有个朋友,四个孩子一个个出国,她就坐在家里的马桶上哭,觉得很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