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人圈子中谁能不知、无人不晓的杨振宁,在1957年与李政道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虽已是耄耋高龄,仍孜孜不倦、随时随地吸取知识,不仅仅是对科学专业的知识,连对文学及普通常识亦感兴趣,因为他抱着不耻下问的精神,常常问倒周边的人,教人敬畏。像这样一个成就显赫的科学家,当被媒体记者问到还有什么令他感到敬畏之事,他说在21世纪的今天,宇宙天地间还存有许多人类解不开的谜,就教人感到敬畏。
没想到的是,写了近万首诗的陆游,内心深处的“敬畏”竟然是“严师畏友”。“严师畏友”是个成语,意思是“严厉的师父,令人敬畏的好友。” 而这个成语典故之出处又是源于陆游《渭南文集》第27卷《跋诗稿》:“使人苦居严师畏友之间,不敢萌一毫不善意。”其中的文字周折教人玩味。
我辈在浩瀚无垠、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面前,越学越教人如同农田的稻穗,越熟越得弯下身子,除了“谦卑”,还有“敬畏”。
朱自清在《爱国诗》一文中给予陆游最高的评价,因为陆游的爱国诗作不局限在歌颂一朝一姓,抑或是歌咏将士勇士,而是站在为民族、为社稷、为中原的最高点。英雄所见略同,梁启超更直接用陆游的爱国诗作来激励民族的士气及斗志,在《读陆放翁诗》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南宋诗人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此言不虚,陆游是诗歌史上最多产的诗人,留存至今有9300余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陆游被冠上“爱国诗人”的美誉。陆游的爱国诗作不管是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梦述怀,一路写来,始终如一。爱国精神矢志不渝,爱国情操崇高可敬。
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华校生,一出校门,在“独尊英语”的大环境下,华文忘了忘,丢的丢,弃的弃,再加上“囫囵呑枣”“拿来主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华文程度大打折扣,每况愈下。打个比方,大家随口都能说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一口气能念出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有几人?又能娓娓道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四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者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