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年代每当学校放长假,我总爱到外婆在芒加脚的亚答屋留宿,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两星期,外婆家虽说环境简陋,然而屋后有胶林,邻居玩伴多,可说乐趣十足。那时还未结婚的四姨妈,下班回来晚餐后,会教我一些儿歌,直到今天,只要听见《雁群》《踢毽子》《小白船》《坐火车》《小铁匠》等儿童歌曲,我的60年代便又活灵活现了。

有些歌曲只和少数人情感挂钩,有的则代表某个特殊年代当中的某个特定群体,充满焕发的青春和慷慨激昂的情操,甚至和某种理想扯上关系,大家唱起歌来,立刻热火朝天,热血沸腾,哪怕是在多年以后,当初的青年已垂垂老矣,一旦同唱这一首歌,平静心湖仍能荡起几许涟漪。

就我而言,每逢听到《母亲你在何方》这首歌,小学上课的情景,立即清晰浮现,好像回到了小六时期的班上。初中的音乐课,则是齐文洋老师教唱的《西风的话》,烙印心灵。甄妮版本的《云河》,则不期然让我回味服役的年月。

路过的人都被悠扬悦耳的声音打动,驻足围“听”的过客越来越多,大家兴奋地融入场景,不自觉地哼唱,随节奏拍手,场面温馨。王梦麟原唱的《木棉道》、木吉他合唱团的《散场电影》、邰肇玫、施碧梧的《如果》、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都是一代台湾人耳熟能详的隽永好歌,难怪轻易引起共鸣。活动在三毛词、李泰祥曲,并与齐豫合唱的《一条日光大道》高潮中落幕。

人的记忆一旦进入脑海储存库,久而久之会被蒙尘淡忘,歌曲往往是唤醒往事的钥匙。那些年唱过的歌、听过的歌,必然和某些人与事及环境有所牵扯,那些歌像葡萄,一个提起便是一大串。歌曲都是美丽的声音,旋律包含时间和域景,这些声音的画面感特别强烈。

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是几年前在台北地标建筑101大楼内的一次快闪活动,一群爱歌人士组成的男女声合唱团,策划了“即兴式”的演唱会,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陆续唱出八首民歌风味浓郁的当地创作。

每人都有个歌库,甜酸苦辣皆有,若能用豁然之心品尝,即便苦涩,也可转化为岁月的琼浆玉液,妆点流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