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廊头最初是指里峇峇利路,后来摩罕莫苏丹也称为水廊头,这无疑造成混淆。1970年,首次出版的中文版《新加坡街道指南》,一些街名俗称也收录在街道索引栏之中,这些俗称重新定位。介于禧街和登路之间的里峇峇利路称为水廊内,介于基里尼路和登路之间的里峇峇利路改为皇家山脚,摩罕莫苏丹定为水廊头。虽然这避免许多混淆,但对后来的历史研究却造成更大的困扰。

新加坡河是潮州人聚集之处,沿岸有不少潮州富商,沈嘉然是其中之一。他在1913年12月10日去世,他的华文讣告显示丧居在水廊头嘉丰园。查阅《海峡时报》,其寓所是Sans Saouci, 105 River Valley Road。Sans Saouci即嘉丰园,位于里峇峇利路,105号是旧式门牌编号,介于里峇峇利弄和金炎路之间。

林庆年在1951年一篇中华女学校的《校史》中说:中华女校先租水廊头民房为校舍,后迁校到登路。查阅当时英文报章,驻叻代理总领事戴欣然于1911年3月30日为中华女学堂主持开幕,学校位于登路1号。据华文报章的通告,丁律(登路)即水廊头门牌一号。这所学校是潘春阳的产业,潘春阳住在登路2号,后来因潘春阳逝世,家族收回遗产,学校大约在1924年搬到登路85/86号。据1893年的地图显示,它就位于里峇峇利路和登路交界处,因面向里峇峇利路,也称为水廊头。

诸多华文记载都说中华女学堂(即后来的中华女学校/中华女中)设在水廊头,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学校最初设在摩罕莫苏丹,后来迁到登路,然而在探索学校历史的时候,却发现并非如此。

水廊头凤山寺历史悠久,因此对水廊头这个俗称的原址未曾存疑。

南洋青年励志社成立于1919年,是年轻人互相学习与切磋知识的会所,因会员增加场地狭小而搬迁。刊登在1920年8月24日《新国民日报》的搬迁通告显示,励志社搬迁到水廊头92-5号,同一则通告的英文地址是92-5 River Valley Road。这两个例子具体说明,里峇峇利路就是水廊头。

水廊头重新定位

水廊头一词据说和慕宝路(Merbau Road)的海峡制冰公司(Straits Ice Company)有关。这家制冰厂于1901年在此开始生产,然而水廊头凤山寺最早在1940年出现,不过当时的写法是“水笼头”。在1940至1950年代之间,后芭窑凤山寺和水廊头凤山寺同时交替使用,到1950年代中才逐渐定为水廊头凤山寺。

中国福建南安诗山镇的凤山寺广泽尊王被南安人视为保护神,每到一处总会筑建庙宇,因此香火随移民的脚步遍布四海,1836年,南安人在青山亭西麓建造凤山寺。后来,星洲书报社在丹戎巴葛建造新大楼,它就在凤山寺山脚下,书报社旁边的中式牌坊就是凤山寺的山门。庙宇经常冠上主干道路的名称,1905年张永福在星洲书报社演说时,报章所刊登的社址就是丹戎巴葛凤山寺口。

水廊头另一源头

从凤山寺说起

受直落亚逸盆地填土工程影响,凤山寺在1907年被殖民地政府征用,搬迁到摩罕莫苏丹。凤山寺信托人傅孙潴(Poh Sun Tee)在1907年提呈由黄德茂(W T Moh)负责测绘的庙宇建筑蓝图,崭新的凤山寺在1913年正式落成。据1912年的一份通告,当时称为后芭窑凤山寺,这个名称在1950年代初期还一直被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