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寺出名茶。根据史料记载和很多民间传说,在中国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都是由寺庙种植和炒制的。如产于浙江新昌境内的高山云雾之中的大佛龙井,即是佛文化与茶文化完美交融、积淀千载的结晶。当地一个传说:“有一住新昌至今仍香火旺盛的大佛寺旁的妇人,一天夜里去大佛寺祀梦,忽见大佛起身走到殿外摘了几颗树芽泡饮,芳香扑鼻。妇人醒来找到这些树,依法采制泡饮,果然香高味醇,因此被称为大佛茶。”佛文化与茶文化在新昌的高山深处完美交融,积淀千载,形成了至今都不使用农药和植物生长剂的大佛龙井。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古代著名诗人的许多茶诗契合着“茶禅一体”的精神。唐代诗人杜牧的《题禅院》道出只可意会无以言表的禅茶文化。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禅佛味道的茶文化游,则进一步加深了茶中文化的内涵和品位,更加吸引了游人休闲时的首先方式。

“明前茶”、“雨前茶”是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从南往北,好茶先后出在清明和谷雨时节。江南的好茶恰恰出自清明前。“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而“明前茶”更显珍贵。

“看准了,嫩叶长到1.5厘米的时候采下来最好。”资深工人采下一个嫩芽,嫩芽紧靠着一瓣叶子。她对旁边的一位新手介绍,刚开一瓣芽比叶长,这样的新茶才最鲜,要是等叶子再大些采,就会降品级。听茶农讲,一斤大佛龙井一般需要两公斤多青叶,经过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才能生产出上好的大佛龙井茶。

佛文化与茶文化完美交融

“明前”“雨前”采香茶

这些著名茶山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天姥山海拔在800米以上;外婆坑村所在海拔650米,而村里所属的野茶山则更高更陡,这里常年布满温润的水气,又时而云开雾散,艳阳高照,日照时间长。自古相传这里的茶比平地茶香气重,口感更浓,古往今来无人颠覆。中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以及当代的新茶,大多出自高山。天姥山主要盛产的大佛龙井、外婆坑龙井、白茶、九坑早等都属高山茶。尤以大佛龙井茶最为高香甘醇,经久耐泡,略带兰花香,具典型高山茶风味。

杭州狮峰山一带的土壤由白砂土与黄土组成,所含的微量元素特别适宜茶叶优秀品质的形成。这一带所产的茶叶含有较多的芳香油,外形精短肥壮,光滑扁削,叶身微有芽毛,色泽嫩绿,滋味柔和甘芳,清香持久,回味隽永。西湖龙井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说起浙江的名茶,我认为应首推龙井,如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外婆坑龙井等。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清明前后,梅家坞、沃洲湖、天姥山、外婆坑、十里坪等茶园,绿意更浓,采茶女在茶园间往来奔走,继续采摘着“雨前茶”,指尖在茶树上跳跃,动作熟练而迅速,如技艺高超的舞者在跳舞。此时下江南山中问茶,不失一个游山、采茶、品茗、品文化的好主意。徜徉在青山绿水间,采茶、炒茶,仿佛回到了古时的农耕社会,又是何等惬意。

浙江产龙井茶的名山,主要在杭州的狮峰山、梅家坞、龙井村等茶山以及绍兴辖区内的天姥山、吼山、外婆坑、西施故里诸暨的十里坪等茶山。天姥山和外婆坑的茶山我已去过三五次。吼山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祖居,他一生作与茶有关的诗300余首,是历代诗人中创作茶诗数量最多的诗人。

登上散落在新昌天姥山周围的茶山令人吃惊,大片大片的茶树蔓延到天边,放眼望去只看到几个零星的采茶人。茶是要一芽一叶地采,大片的茶田何时才能把应季的茶,在最鲜嫩的时段采完?答案是一方面忙时他们几乎在凌晨就赶到茶园开采,直到日落,村里上到七八十岁的阿婆,下到放学后懂得采茶常识的学生齐上阵。另一方面是有选择的采摘,有时为选择最适合采的叶,迈出几十米只采几叶。她们穿行在茶园里,穿着或五彩鲜丽,或简装朴素,但看上去都精神饱满,虽然额头上挂满了汗珠,却丝毫不觉疲惫,这应是茶场弥漫的空气有兴奋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兴盛在唐朝,在魏晋已成风尚,无人不茶。明代陈襄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本文作者曾十余次在清明前后在浙江的众多茶山深处游走拍摄,那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片片茶田,无不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