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书香日暨文学四月天”由《联合早报》、多个读书会、文化团体和学校协办。一系列活动将举行至5月26日,详情可浏览网站:www.cpcll.sg。

日记是留给未来最好礼物

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联合举办的“世界书香日暨文学四月天”,一方面通过系列阅读活动,激发国人的阅读兴趣,共同营造书香社会;同时,也举办系列文学讲座与交流会,营造浓厚文学氛围,使学生与公众有更多机会接触文学。

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这些年来不断开展各项阅读计划,推行两年的“阅读大使计划”昨天也在开幕礼场外举办成果展。10名修读华文语特课程的学生昨天也获颁“语特飞跃奖”。

毕业自南洋女子中学的刘佳妮,有一篇小说《沙漠笔记》入选。今年24岁的她,即将成为一名医生,虽没有选择走专业作家之路,但她认为华文阅读和写作是绝不会放弃的终身爱好。“文学让我不停观察周围人和事,从各种角度发现生命之美,这些发现让我面对人生时更加从容淡然,对身边人事更多宽容。我以后会以真实生活体验来写一些短篇小说或故事。”

刘燕玲昨天(4月13日)早上在新加坡大会堂,为本年度“世界书香日暨文学四月天”揭幕。该活动本届主题为“穿越历史·阅读未来”,包括学生、教育工作者、读书会代表等800多名公众参加了开幕。

他的说法显然被驻校作家计划下受惠的学生们所印证——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12年前就在中学及初院启动这项计划,20多位作家组成写作导师团,进驻校园为学生传授写作心得,参与学生至今已近1万5000名。

“今天虽然有电子书,我还是非常享受捧着一本书,闻着书香,一页一页翻看书本,穿越时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席刘燕玲,感性描述自己的实体书阅读体验,她说:“阅读能够让我们跳出当前的思维拘束,天马行空,这也是我十分重视的思考过程。”

出生成长于马来西亚,在台湾完成博士学位,现任台湾元智大学中语系教授兼系主任的钟怡雯,通过自己少女、青年时期的离家求学经历,将人生苦旅与文学创作结合。她说:“所有的惨淡生活都将化为营养,悲伤的过去会给你带来很多资源。”她鼓励年轻写作者思考成熟后才写作,写作不能急,不能把最好的东西一下子出手。最好的写作时机是把经历想透,有非写不可的冲动,写的时候隐隐难过,想伤心掉泪,这种感觉就对了。

在开幕礼上登场的两场专题演讲,请到来自中国大陆的赵白生教授,以及来自台湾的散文家钟怡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带来切入角度各异但同样引人入胜的写作、阅读体验分享。

国际传记文学学会创始人、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则围绕传记文学为题,向在场公众推荐胡适、吴宓、季羡林等名家作品,赵白生并引用胡适的话说:“留给未来最好的礼物是日记。”在赵白生看来,日记是传记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可以作传,他热情感召现场学子起笔写自传。他说:“从个人经历出发,传记就非常好下手,而写作是提高华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今年为纪念《青春文选》出版10年,特出版《青春同行》,分诗文与小说两卷,是从过去10年出版的10册文选中挑出的百余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