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说,这份工作其实很辛苦,岳父时常会早上六点多出门,下午三四点才回家。

除了发明新口味,三人也耐心听取顾客们的反馈,决心对花生、椰子等传统口味也精益求精。

《联合晚报》先后推出两个系列的《小贩周记》,深入发掘及报道小贩中心特色,向读者介绍超过60档既好吃又有故事的小贩档口。

本身是机师 利用旅行所见研创不同口味

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成功,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让默默耕耘的小贩及许多每天到小贩中心解决三餐的国人振奋不已。《联合晚报》2019年1月到8月,以及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先后推出两个系列的《小贩周记》,深入发掘报道小贩中心特色,向读者介绍超过60档既好吃又有故事的小贩档口。由于读者和小贩反应热烈、欲罢不能,《联合晚报》采访团队“接二连三”,从2020年12月起的每周二,推出第三系列的《小贩周记》。

黄友鸿透露,自己除了对房地产及食品行业有所涉猎外,还是一名机师。

七旬岳父为摊位早出晚归,每天喊累但却乐在其中。

“生意渐渐红火起来后,他们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后来便决定交给我和合伙人一起来打理。”

几天内试吃60多个面煎粿

位于义顺公园小贩中心的满记面煎粿(Munchi Delights)如今已有四个年头,凭借“高颜值”和“好味道”,备受一众老老少少喜爱。

他也表示,他们为摊位创建了社交媒体账号,并有花时间经营。不少顾客被面煎粿的“高颜值”吸引,光顾时会拍下照片放上网“打卡”。

他坦言,自从去年疫情开始,自己的飞行工作也受到影响,但也因此可以将更多精力倾注到摊位上。

“他每天都会喊累,但是第二天还是照常来开档。”

“比如猫山王、抹茶这些新口味,都是我们当时一瞬间的灵感,但事后我们通过不断调整配方和试吃,将灵感落实。”

由于读者和小贩反应热烈,第三系列的《小贩周记》新鲜登场,请小贩畅谈他们手艺如何传承创新,以及他们对创业守业的坚持。

想充实退休生活的父母接手摊位后却力不从心,机师儿子与合伙人接过经营,“大刀阔斧”创新面煎粿,曾短短几天内试吃60多个面煎粿找出最佳配方,改进后的面煎粿老少皆宜,更成为网红食物!

“他享受这种充实的生活,每天和老街坊们并肩作战,忙前忙后,不少顾客都认识他。”

“在疫情前,我有机会飞到亚洲各国,特别常去日本,对当地的绿茶粉甚是喜爱,因此在研创口味时,第一时间我便想到了抹茶口味。”

黄友鸿表示,如今在摊位工作的大部分都是来自邻里的乐龄人士,也包括自己今年已经71岁的岳父杨群雄。

为了创造出老少皆宜的面煎粿,黄友鸿和另外两名合伙人倾注了不少心思来研创面煎粿的馅料和粿皮的口味。

满记的面煎粿创意十足,不仅面煎粿馅口味多种,连面皮也有多种口味选择。(邬福梁摄)

“这个时间点也刚好,如今摊位营运也上了轨道,我也可以放手去做其他事情。从去年9月起,我已经恢复飞行工作,每个月7天会飞往亚洲各国。”

老板黄友鸿(39岁)受访时说,四年前自己热爱烹煮美食的父母亲,为了充实退休后的生活,将这间面煎粿摊接手下来。

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成功,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让默默耕耘的小贩及许多每天到小贩中心解决三餐的国人振奋不已。

利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研创面煎粿口味,全因自己是名机师。

七旬岳父摊位帮忙 每天喊累却乐在其中

“为了调配出最道地、古早的花生口味,我们在短短几天内试吃了60多个面煎粿,在反复改进配方后,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花生口味。”

经过这样的尝试后,摊位的生意更上一层楼,“我们既满足喜欢传统口味的老顾客,也同时吸引了想要尝试新口味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