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貝殷目前已接手一些前台的送餐和清理工作,日后也会学习处理网上订单等。

另一名在计划下受益的是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司徒贝殷(30岁)。她曾在多个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就业培训,去年12月获聘加入社会厨房,负责后台厨房的食物包装工作。

社会厨房理事李瑞卿说,有特殊需求的获聘者和普通人一样,在开始新工作时会紧张担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昨天(7月14日)走访社会企业社会厨房(The Social Kitchen)位于裕廊飞禽公园的分店,了解企业如何通过招聘奖励计划聘请及培训有特殊需求的员工。

“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就能发挥所长,成为得力的员工。”

其中一人是73岁的蔡亚荣。他四年前因为经济拮据,独自搬到马来西亚新山居住,每天来往新柔长堤工作。不料去年疫情来袭,蔡亚荣顿时面临边境关闭和公司裁员的双重打击。

李瑞卿呼吁公众多多支持社会厨房与其他社会企业,让他们能够继续为有需要的国人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

“大家都不容易,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心。但他们较缺乏自信,需要多一点时间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是同事都很耐心教导我。现在我已经适应了工作,每天上班都很高兴。”

她也说,有特殊需求的员工一旦能够胜任现有工作,就会接受其他方面的培训,扩大他们的技能范围。

有了工作方能展望未来

他说:“这里的老板和同事都很好,不会像之前其他雇主一样,因为我年纪大了就看不起我。”

身为社会厨房最年长的员工,他也细心关照年轻有特殊需求的员工。

无家可归期间,蔡亚荣白天兼职两三份散工,晚上趁没有人注意偷偷去小贩中心的厕所洗漱。有一次他被员工发现后遭对方大骂,觉得走投无路、心灰意冷。

展望未来,蔡亚荣打算继续在社会厨房工作,也申请了组屋,想再次拥有自己的家。

蔡亚荣向社会服务中心(Social Service Office)寻求援助,去年年底得以暂住教堂至今,12月经介绍来到社会厨房打工。他从事服务业数十载,很快就适应了工作,也觉得非常充实有满足感。

疫情前每天往返长堤两岸的蔡亚荣(73岁)去年无家可归,一度得到停车场留宿,后来在社会企业工作,才找到了归宿。

他一开始住廉价旅馆,但因承担不起每日50元的费用,只好到后港一带的多层停车场夜宿长达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