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半透明的吸湿膜,又或称为超吸湿复合材料(super-hygroscopic material),制作成本仅需4元,可重复使用至少30次或以上——使用者只需将吸满湿气的吸湿膜取下,放进微波炉加热烘干后便可重复使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成功开发出一种吸湿膜,可直接贴在防护服内测,通过快速吸收汗液蒸发出的湿气来促进汗液蒸发,以达到给人体降温的目的。这也是全球首个能为防护服降温的创新材料。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室内环境中闷出淋漓大汗,一直是前线医护人员的困扰。随着一种能有效吸收汗液的材料诞生,医护人员未来执勤时,或许不必再饱受汗如雨下的日子。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成功开发出一种吸湿膜,可直接贴在防护服内测,通过快速吸收汗液蒸发出的湿气来促进汗液蒸发,以达到给人体降温的目的。
陈瑞深希望吸湿膜接下来能得到大力推广,因为该产品的使用寿命不仅长、制作成本合理,要随时替换也方便。
长期穿戴防护服
医护人员可能中暑死亡
陈瑞深曾长居在四季分明、气候凉爽的英国。他说,四年前回新加坡定居后,对这里全年长夏的气温,以及较高的空气湿度感到不适应。
他进一步举例说:“在35摄氏度的室温下,穿上防护服并工作一小时的医护人员,通常会感受到大约64摄氏度的体感温度。如果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他们很可能会中暑甚至死亡。”
不过,随着吸湿膜的开发,并能有效地运用在防护服上,医护人员感到闷热等不适机率大大降低。陈瑞深对此解释,例如在防护服背面贴上一块吸湿膜,就可以把体感温度降低约40%,这无形中减少人们中暑的可能性。
一项曾于2020年11月,在《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提到,针对新加坡和印度医护人员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必须穿戴如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的人士,都会出现热应力(thermal strain)症状,包括出汗过多、疲惫和头晕等。
陈瑞深受访时坦言,虽然现有的一些措施,能帮助穿着防护服工作的医护人员降温,例如使用冰浆、电风扇,但当中却有时效较短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帮助医护人员散热。
带领研究团队的其中一人,是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陈瑞深。他前天在线上举行的媒体简报会告诉《联合早报》,这是全球首个能为防护服降温的创新材料。
“防护服内基本上没有空气流通。人们出汗,汗水变成湿气,湿气又困在防护服内,久而久之,防护服内的湿气会累积至一定程度,直到帮助人体降温的汗液再也无法从皮肤上蒸发。
“我最初的想法是想让所有新加坡人都能体验凉爽的感觉。不过,要达成这个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如果能先从医护人员的防护服方面着手,我们的研发工作相较之下会轻松得多。”
“目前,有一家美国公司已对我们研发的这种材料产生兴趣。也许未来会有本地公司找上我们?”
据了解,这项突破性研究得到内政科技局的技术支持,并于今年2月发表在知名纳米材料期刊“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