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希望,华文学习委员会可多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有专长的媒体和网红合作,为学生制作生活化题材,扩大接触母语的机会。
老二对绘画有兴趣,就读小学时学习书法。老幺喜欢从玩乐中学习,她就曾利用学生报如《小小拇指》,与女儿比赛朗读短文,看谁念得准又快,幼女喜欢这类挑战。
她坦言,从政后须以华文受访时会感到有压力,事前得做准备工作,但也庆幸教师为她打下基础。
教育部也将继续为教师提供资源,支持他们指导不同能力的学生。
除了多说多练,阅读也是她重拾华文的方式。她说,最近在阅读资深社工黄明德的作品《老妈教会我的事》,这本书记录他照顾失智母亲的心路历程。
论坛在共和理工学院举行,开幕礼主宾为教育部长陈振声。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席颜晓芳将主持讨论会,主题是“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快乐且充满活力的母语学习环境”。
颜晓芳大学毕业后从军25年,曾是新加坡武装部队空军参谋长,也是我国首位女准将。她说,军队有不同种族的同事,英文作为共通语言,他们当时还得提醒自己不要在工作场所以母语交谈。“20多年下来,我发觉使用华语的‘机能’有些退化,从政后觉得华文须要进步。使用华语和方言能更有效地和居民沟通。”
在讲华语的家庭成长,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念书时,在华文学习上没有太大困难,踏入社会多年后,却因欠缺使用的机会,自觉能力退步。
其他网上内容包括40多个线上展台以及29场分享会。部分活动须报名,错过报名的公众较迟时候可上网观看录像。
“如果大家对华文华语不关心,水准差也没关系,那不是更糟?有人提出华文学习须要进步,更加努力,这会让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做得更好。”但讨论须是具有建设性的,当局也得考虑不同背景学生的需要。
陈振声以及分别担任马来语和淡米尔语学习与促进委员会主席的孟理齐博士和议员维凯将参与讨论。孟理齐博士也是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
由教育部和各母语推广委员会星期六(8月27日)举办的第11届母语学习论坛,以及安排亲子工作坊、故事分享会等线上活动,让学生、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参加。
但宣导工作以外,教育部可否通过政策或课时调整来提高对母语学习的重视?颜晓芳回应时说,教育部一直以来都在检讨政策与课程。增加课时不一定担保成效,学校也得兼顾其他科目和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需要,重点是在现有空间做有效的教学。
颜晓芳也是玛丽蒙区议员,这区有不少年长人士,居民也可能有照顾家人的压力,因此她想向居民介绍这本书,鼓励遇到同样挑战的人。
本周六母语学习论坛 营造活力母语环境
自今年6月中担任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席的颜晓芳希望,除了继续推出多元化活动,委员会也可多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有专长的媒体和网红合作,为学生制作生活化的题材,扩大他们接触母语的机会。
她说:“最大的障碍是没有信心,我刚开始时真的会紧张,担心说得不好可能被批评。事前必须做准备练习,好像准备口试默写的感觉。但就像学骑脚踏车一样,有了基础,就算一段时间不骑车,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上手。在学校奠定好华文基础,重新掌握还是可以的。所以,我要感谢老师,之前下的苦功没有浪费。”
她也一度让女儿在学前阶段参加华文增益活动,趁早培养孩子对华文与文化的兴趣。
她指出,家长的态度有助于鼓励孩子积极学习华文。“在家多讲华语,多借阅华文书,驾车时听华文电台广播,这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帮助。”
颜晓芳上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以华语讲述对华文学习现状与未来的看法。育有三名女儿(10岁、15岁和19岁),她赞同家庭环境很重要,有机会便和孩子讲华语,却也反映孩子爱以英语交流的现实。不过,当女儿与只懂华语的外婆沟通时,她们自然地转用华语。她从而指出,多数学生是有能力运用华文的,问题是缺乏动力。
要培养并维持孩子对华文的兴趣,她认为也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着手,间接地鼓励他们继续在课外接触华文。2005年成立的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至今举办各类活动,逐年吸引更多参与者,其中包括“新空下”全国新谣歌唱及创作比赛,以及“爱上华文街舞比赛”。
颜晓芳指出:“一些学生的华文未必很好,但他们对歌曲和舞蹈有兴趣,为了参加比赛加紧学习。像我的大女儿,她也喜欢KPop,自发地去学韩文。只要孩子有兴趣,自然有学习的动力……我希望委员会下来可多利用社交媒体如Tik Tok和Instagram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吸引原本兴趣不大、程度较弱的学生,内容要生活化、有幽默感,也不必过于强调标准华语。”
家长可根据孩子喜好 在生活中让孩子多接触华文
家长也可根据孩子的喜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华文。颜晓芳以自身经验为例,透露她爱听华文歌,会向喜欢唱歌的长女介绍华文流行歌曲。
主办方为学前孩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举办线上故事分享会。家长与孩子可上母语学习论坛的网站(mtls.edu.sg)使用活动配套,与孩子进行寻宝游戏、词汇搜索、手工等任务。
近几个月,陆续有读者投函《联合早报》提出对华文教育的观点,当中有的也表达对华文水平下降的担忧。颜晓芳觉得,有讨论是好的现象。
小学生可参加线上体验活动,例如戏剧、手工活动,及通过扩增实境的学习体验等。
由于父母在家讲华语和福建话,她也常收看华文节目,使用华文和方言是很自然的过程。英文反而是上学后才学的科目。她先后在梅北小学(已关闭)、莱佛士女中和维多利亚初级学院求学。
论坛主题是“畅游母语乐园,感受学习喜悦”,旨在通过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区伙伴的支持,为孩子创造快乐且充满活力的母语环境。
颜晓芳说:“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社会,共通语言是英文,孩子甚至是成人使用母语的机会不足。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障碍,没有机会多练习,多少会影响学习和信心。不过,我是乐观的。中国在世界经贸领域已有更大的影响力,不只是新加坡,国际有许多人了解须掌握好华文,长远趋势是更多人会重视华文学习。”
教育部就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推出学习项目。例如:能力强的学生可修读文学、华文语特;小学有华文辅助计划帮助基础弱的学生。
华语一度因少用而退化 后来多说多练才重拾信心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认为,在英文主导的大环境,学生使用华文的机会不多,但华文教育的基础让他们具备一定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继续使用华文华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