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第三个重点是运作与维修阶段,目标是发展可持续城市系统。李智陞说,采用智能设施管理有助应对建筑和劳动力老龄化的挑战。“例如,智能设施管理感应器可监测并优化能源和水等资源的使用,也能为设施管理人员提供即时且详尽的状况信息,让他们可以及时应对。”

由于目前许多业者仍依赖以人工为主的预制方式,当局因此拟通过综合建筑区,推动在预制工序中采用更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首个综合建筑区坐落在裕廊海港(Jurong Port),今年12月投入运作。

进入设计阶段后,咨询团队可利用三维数码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让承包商和设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同一平台了解建筑与维修的相关信息。

建筑业转型的第二个重点是在施工阶段,推广先进制造与装配程序。政府会继续鼓励业者,采用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DfMA),例如俗称“乐高”建筑法的预制体积建设(PPVC)技术。

建筑环境业产业转型蓝图由未来经济理事会属下负责城市系统的委员会牵头拟定,自去年以来征询了超过2500个合作伙伴与业界人士的意见。

从建筑规划到运作维修 转型蓝图涵盖三大重点

未来更多建筑业工作会从露天工地,转移到操作自动化的预制工厂。全国各处将设立综合建筑区,把预制建筑部件的设施及建材储存场等集中在一处,提升物流效率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也便于业者采用更具生产力的先进技术。

李智陞说,一些公共部门已试用这个合约模式,例如裕廊集团的榜鹅数码园区,下来有九个即将开展的公共项目也会这么做。

“让这些设施更靠近、集中在一处,我们可以在生产建筑部件方面取得更高的效率。例如,水泥、沙和花岗石等原料可利用机械化输送系统运到预拌混凝土配料设备,而无须出动大批车辆在全岛载送,可省下时间和金钱。”

综合建筑区会把集料终端站、预拌混凝土配料设备,以及综合建筑与预制厂等集中在同个地点,这是更新版建筑环境业产业转型蓝图包含的计划之一。首个综合建筑区坐落在裕廊海港,今年12月投入运作。

建筑环境业产业转型蓝图涵盖三大转型重点,贯彻建筑周期从规划到运作的各个阶段。新蓝图是在2017年和2018年先后推出的建筑业和设施管理业转型蓝图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资源以应对建筑环境业仍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李智陞说,综合建筑区会把集料终端站、预拌混凝土配料设备,以及综合建筑与预制厂等集中在同个地点。

延伸阅读

当局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一站式平台CORENET X,简化业者分别向不同监管机构寻求批准的程序,也要求业者采用符合通用标准的建筑信息模型。

粘为信受访时说,建筑环境业的业者规模不一,但它们都可参与价值链的转型,使发展商、承包商和咨询公司之间形成长期协作关系,从而改进建筑方式,把易维护和可持续程度考虑在内。“对于较小型公司而言,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它们的能力和生产力。”

这是更新版的建筑环境业产业转型蓝图包含的计划之一。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二(9月6日)在国际建筑环境周开幕式上,公布蓝图细节。

转型第一个重点是综合规划设计。在规划阶段,业界可采用“协作合约模式”,鼓励相关方更公平分担风险,例如在合约中列明,一旦发现潜在问题必须及早沟通解决,避免演变成纠纷。

委员会由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以及华业集团(UOL)总裁粘为信联合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