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正在2008年随父母到中国北京旅游期间,被故宫博物院的精湛技艺折服。张文正并不出身在建筑世家,他的父母白手起家从事电单车配件和房地产生意。“记得我们以前的老房子都是父母自己设计的,他们都没学过建筑,但他们的投入和亲力亲为深深地打动了我。”

正是那份最初的“感动”,铸就了张文正对建筑的执着,尤其对旧屋改造情有独钟。“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赋予了建筑丰富多彩的风格,从西方到东方,从印度族到马来族,以及极简主义风格等,都能在岛国和谐共存,可谓独树一帜。” 

张文正的建筑情节萌发于孩提时代。他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七岁那年随父母第一次来到新加坡时,就被地铁南北线乌节站所吸引——当年的地铁站出入口早已在2008年随着乌节路市政改建而拆除,但独特的造型仍历历在目。“记得它的外观是圆形的,像是一座体育馆。”

张文正建筑情节萌发于孩提时代

延伸阅读

根据老建筑特点以及未来学校的需求,他提出了使用钢结构、混凝土,以及“微型桩”等多种材料和技术进行翻新,整个工程耗时一年半,于今年8月完工,现为圣若瑟书院的幼儿园。

张文正自小对老建筑着迷,2011年如愿考获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曾在多家建筑工程咨询公司打拼,如今已成为澳大利亚工程咨询企业BG&E的新加坡业务负责人。荷兰路上Shalom House修道院翻新项目是他的“新作”。

“荷兰路上拥有90多年历史的修道院已被翻新成一所幼儿园啦!”——项目结构工程师张文正(36岁)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告诉记者。

张文正告诉记者,修道院是一座二层楼建筑,年久失修,施工者曾在屋顶的木梁上看到1938的字样,尽管不属于市区重建局的历史保护建筑,但修复工作也花了他一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