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陈春铃(47岁),是在乌节图书馆关闭翻修前夕。作为驻馆艺术家之一,她的一幅名为《幸福》的书法作品,在图书馆展出。

她说,很多年轻人认为书法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但它其实蕴藏传统文化的很多精髓,因此她想用创意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希望为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生活建立起连接。”

延伸阅读

陈春铃从小就与书法结缘,在职场打拼约20年后,毅然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以创意方式宣传推广书法艺术。

创新书法融入新元素

2018年,事业有成的陈春铃重新考虑人生规划,最后决定回归初心,创办了“铃感工房”,推广书法这项传统文化。

不同于传统书法,陈春铃的作品融入了很多艺术元素,有的融入了绘画,如用一朵花替换了“春”字的“日”,有的在黑墨中加入其他颜色,为黑白的书法注入活力。

她说:“担任驻馆艺书家期间,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书法一定要用黑墨?为什么不能跳出条条框框呢?所以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陈春铃说,她自幼学习书法和中国画。在南洋小学读书时,学校浓厚的华族文化氛围,让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而,当时社会普遍认为靠艺术难以维生,于是她选择专注学业,最终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毕业,进入金融业发展,成为一名银行理财专员。

陈春铃在创作的道路上,也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有花式游泳经历的她,将书法的笔触比作舞蹈之美,充满力量却不失柔和,她也把自己的创作风格称为“舞影书”,并且希望能在明年举办个人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