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癌症中心肿瘤外科、国大医院耳鼻喉科部门高级顾问医生罗国声副教授指出,目前研究显示,为鼻咽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儿女或兄弟姐妹)进行筛查是有效的。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以及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日前发布文告宣布,由三方的研究员和临床医生组成的研究团队获得了称为“Open Fund-Large Collaborative Grant”(简称OF-LCG)的研究基金,下来会展开研究项目,旨在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初期诊断和存活率。这项研究基金由全国医学研究理事会颁发,获国立研究基金会支持。
他说:“新研究项目有望把筛查扩大到社区中年龄在40至60岁的高危群体,让他们在疾病初期就能获得诊断并接受治疗。”
新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卓越研究院研究员刘建军教授说,这项发现为鼻咽癌的临床疾病管理开创了更多可能,可提高新加坡和东南亚鼻咽癌患者早期诊断和个人化治疗的有效性。
目前多项研究显示鼻咽癌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有关。不过,全球有超过九成的人感染这个病毒,却只有某些群体如南方华人,更有可能患上鼻咽癌。
末期鼻咽癌病患的存活率更低,康复之后也有40%的复发风险,但鼻咽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也常无明显特异性,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在一期获得诊断。初期发现并接受治疗的病患存活和康复率更高,一期患者的10年存活率超过90%。
鼻咽癌是本地年龄介于40至49岁男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而华人就占了病患中的绝大部分,但确切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本地跨领域研究团队获得研究基金,针对与鼻咽癌有关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展开研究,有望扩大鼻咽癌筛查,让病患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康复和存活率。
研究团队之前展开的一项研究显示,特定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毒株,可能是导致中国南方人患鼻咽癌的原因,但这种情况是否也在东南亚等鼻咽癌高发地区出现,目前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