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合作,我们能占据独特位置,把握数码和绿色等共同关注的新兴领域的机遇。”

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愈发动荡且充满不确定因素,亚洲和欧洲的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这也是在亚欧两地保障和平、取得繁荣的唯一途径。

然而,维文指出,全球经济正面临分化风险。这不只对通货膨胀和发展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也可能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人类的相互依存感也会消失。他说,全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险境。

要为各国人民实现就业、提供教育和促进和平,就需要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以及更高度而不是更少的经济整合。

其次,全球用于国防开支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从1960年的6.34%减至2021年的2.24%。随之而来的“和平红利”意味着更多公款可用于非国防开支。

这包括在现有的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亚细安—欧盟全面航空运输协定等具开拓意义协定的基础上继续取得建树,以及尽快谈成亚细安—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以半导体领域为例,上世纪60年代一个晶体管要价2美元(约2.7新元)。但因为制造技术的改良和供应链的创新与效率,如今数十亿个晶体管总值不到50美元,晶体管更被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称为“人类所发明最具通货紧缩的产品”。

外交部长维文医生星期三(3月15日)在亚欧基金会(Asia-Europe Foundation)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时说,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亚洲和欧洲必须加强联系。

此外,亚洲和欧洲国家必须充分借助数码革命,以及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

维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世界格局提出三点观察。首先,二战后尽管面对核武器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或者说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世界没有再次陷入大战。

维文说:“无论在亚洲或欧洲,没有人希望看到军备竞赛或全面科技战,因为它们会减少我们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产力、医疗保健、教育与培训的能力,而这些才是对人民生活生计有利,也能带来实质影响的优先事项。”

维文指出,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根据共同的研究、方法、应用和科技平台,有了共同、开放、不断发展的科学发现”,并从中受益。

出席活动的外国驻本地使节和亚欧基金会理事共40多人。维文在致辞后与他们进行约半小时的闭门对话。

第三,过去25年全球化进程是和平与繁荣的关键特征。全球共享一套科技体系,大家合作创新、制造新产品与服务、推动进出口,促成进步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各国减少贸易壁垒,跨国企业纷纷设立,优化效率的原则也把供应链推向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