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二下午在活动的另一场全会上,与其他讲员围绕“加大可持续发展力度:数码科技的关键角色”的讲题进行讨论。在谈到如何提高气候适应能力、为未来建立韧性时,她说,各国需要更好的模型,预测气候对食物生产、物流运输、航空、航海等活动的影响。
“各国踏上数码道路的时候,同样重要的是要时不时放慢脚步,确保大家都跟上步伐,把事情做对,让民众能一同前进。”
黄循财说,科技界常常想要动作快、破旧立新,但在国家层面,有时动作太快可能适得其反,招致对科技的抵触情绪。
缩小数码鸿沟 需业界与政府积极协调
傅海燕说,如果能更好地掌握气候因素,就有助于规划航线、减少碳足迹,也能优化资源、改善食物生产,减少浪费。
在促进可信的数据流通方面,黄循财说,各国就如何储存、处理和传输数据,采取不同的规则。这使得各国连接公用数码服务更困难,也会增加商业成本。
“这对让民众感到安全、能安全地进行交易,维持对数码世界的信心,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
“这些公用服务共同为现代数码经济提供推动力。但如果是要在自己国家以外发挥作用,我们需要这些数码公用服务在国与国之间相互连接和相互协作。”
“我们在资料保护标准上,应该朝取得某种共同认识的方向努力,以让各国在促进跨境数据传输的同时,根据它们认为合适的方式保护个人资料。”
增进信任有助实现各国在数码经济领域里相互连接。黄循财说,要让数码转型科技的潜能得到全面发挥,各国就必须大量投资硬件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尤其在数码经济领域加强信任方面,黄循财说,这是错综复杂的课题,必须通过不同方式应对。这包括继续努力打击诈骗和网络袭击,减缓个人、业界和基础设施层面的风险。
至于如何确保人人都能充分利用数码工具和服务,黄循财呼吁各国特别关照需要更多时间适应科技变革的群体。虽然要为这些群体另外制定一些看似麻烦的安排,但这些是数码转型更为包容的关键。
软件基础设施,也就是数码公用服务(digital utilities)的联通也必须加强。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二(6月6日)在新加坡亚洲科技会展(Asia Tech x SG)的ATxSummit活动上发表主旨演讲,探讨如何实现能为各国推动可持续增长和繁荣的数码经济。他说,数码经济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更高度互联互通、更可信和更包容。
互信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不可或缺。黄循财说,监管单位、企业和社会都面临该让人工智能协助什么样的工作、人工智能应有多大的决策主控权,以及应制定什么样的道德保障措施等问题,也有不同的见解。各方必须展开重要讨论,制定建立更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统所需的适当“防护栏”。
各国在资料保护标准上应该寻求共识,才能在促进跨境数据传输,同时为个人资料提供保障。
数码经济也必须以包容的方式发展。黄循财谈到数码鸿沟的现象时说,帮助雇员提升和更新技能的工作“不能留给市场自行解决”,而是需要政府、业界和技能培训供应商各方共同协调和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