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巴刹与熟食中心的香记肉粽摊贩林辰忠(65岁)也说,他家的粽子从父亲那一代开始,至今已卖了50多年,一直以来都是用尼龙绳来绑粽子,从未出现任何食品问题。他认为,如果这种做法不妥的话,政府一定会禁止。
香记肉粽摊同样每个肉粽卖5至6元。林辰忠说,最热销的通常是包咸蛋黄、三层肉或瘦肉的粽子。他说,猪肉、冬菇、栗子等材料平均涨约两三成,今年的营业额也没以往好。“不过,这不代表顾客少,或是生意变差,而是因为摊位的老员工都退休了,粽子的制作数量也逐年减少。”
不过,他指出,这些化学物的剂量并不足以影响人体的健康。“一个人必须连续三到四个月,每天吃十个以上用塑料绳捆绑的粽子,才会在体内累积足量的化学物质,引发癌症或脑损伤,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端午节将至,本地市面上售卖的粽子,不少是用塑料绳捆绑的,比如尼龙绳。专家称塑料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不过适量食用粽子的话,并不会危害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绳子和粽子的馅料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所以粽子在煮熟的过程中,从塑料绳中吸收的化学物质浓度很低。另外,粽子通常是在大量的水中煮熟,这会进一步稀释原本就已经很少量的化学物质,因此进食以塑料绳捆扎的粽子,食品安全风险低。
老夫子肉粽摊销量最好的娘惹粽和肉粽价格介于5.50至6元,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以控制粽子的售价,老板黄阿玲坚持整个制作过程都亲力亲为。她认为,今年生意没有以往好,而且原材料通通涨价,就连粽叶也贵了不少。“如果用质量比较好、煮起来更香的竹叶,价格比普通的油叶还要贵10%。”
“我们做生意的,一捆可能要绑20个粽子以上,煮了以后棉绳是承受不住这个重量的,如果是自己在家少量制作就可以。”
专门研究微塑料和纤维材料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瓦利亚维蒂尔(Suresh Valiyaveettil)说,塑料如尼龙或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在高温的水中会降解,并释放出有害物质,而沸水中的化学物质的确有可能被粽子所吸收。
专家:化学物剂量不足以影响健康
业者:原料涨价人手短缺 端午节肉粽行情比去年差
记者在四马路巴刹和熟食中心访问了到那里买粽叶和水草绳的顾客张延媛(35岁,美容师)。她说,几天前在家附近的巴刹买了一个售价11元的咸肉粽来吃,虽然比一般的粽子大,但是味道却令人失望。”所以我打算自己买材料回家包粽子,粽叶的价格大约是100片5元,比起去年贵约2元。”
专家指出,这些化学物的剂量并不足以影响人体的健康。“一个人必须连续三到四个月,每天吃十个以上用塑料绳捆绑的粽子,才会在体内累积足量的化学物质,引发癌症或脑损伤,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延伸阅读
另一方面,业者反映今年端午节的肉粽行情比去年差,除了原材料如猪肉、冬菇、鸭蛋、栗子等通通涨价以外,还面临人手短缺、人工昂贵的问题。
食品局发言人指出,当局曾针对公众的疑虑,对本地不同制造商的塑料绳、棉绳及粽子都进行化学污染物的检测,以评估粽子在煮熟后的食用安全性。
牛车水大厦巴刹和熟食中心的老夫子肉粽摊贩黄阿玲(60岁)说,由于棉绳很细,而且会吸水,在煮完后拉起来不仅变得很重,还很容易断开,用粗的尼龙绳就能避免这些问题。
《联合早报》记者上星期四(6月15日)走访牛车水及四马路的巴刹和熟食中心,发现近八成售卖粽子的摊贩都使用塑料绳,比如尼龙绳,来绑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