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指《早报》力求公正平衡,兼容中西方的观点,但保持自身立场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早报》网络版努力让中国受众阅读到中国国内媒体不一定报道的国际信息与视角,同时也曾经历过多次长期被屏蔽。

美国主流大报《华邮》网站在当地时间7月24日刊登调查报道《北京立场的回声,在新加坡引起焦虑》(In Singapore, loud echoes of Beijing’s positions generate anxiety),内容指北京以海外华人作为实现地缘政治野心的工具,而在新加坡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华族,立场正日益亲华,引起了关注。

针对《华邮》提出的具体事例,《早报》总编辑吴新迪在答询时指出,《华邮》点名的两名中国大陆作者,过去12个月总共只刊登了七篇文章,占《早报》刊登文章总数不到0.5%。

《早报》的正式回应称,《华邮》“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事实,刻意突出和拼凑一些信息,形塑《联合早报》的负面形象……在当前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下,非友即敌的思维蔓延,让《联合早报》更坚定地相信,我们不应因受到任何一方的压力而改变编辑方针。我们会继续致力于保持客观,不被各方力量挤压,不卷入中美博弈之中。”

《华邮》从中国对外投射影响力与外来势力影响新加坡的角度,调查《早报》的专业与中立性。《早报》的回应把《华邮》的调查报道放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做总结。

《华邮》报道还包含其他不准确和不实信息,如称联合早报网在中国每月有400万用户,但根据今年2月份的公开信息,《早报》海外用户已超过640万。针对“白纸运动”,在联合早报网站仍可搜索到多篇实地采访与评论,绝非只采用中国官方的论述。(见2022年11月28日“北京南京高校学生抗议 上海市民连续两天聚集 乌鲁木齐火灾点燃中国各地怒火” )

延伸阅读

针对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长文指新加坡主流媒体《联合早报》立场偏向中国,“日常性地呼应北京最刺耳的假话”,《联合早报》严词反驳指有关报道“偏颇”与“不公正”。

报道称,《华邮》和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通过检查2022年和2023年初《早报》刊登的逾700篇文章,得出上述结论。报道举出的例证,包括在《早报》言论版刊文的作者中,有至少两名中共党员,他们的中共身份没有被注明;《早报》对2022年底中国白纸运动的报道,以及今年2月中国监测气球在美国被击落的报道,都采用了北京的论述;《早报》与因涉嫌侵犯维吾尔族人权而被美国政府制裁的中国商汤科技合作等等。

《早报》力求公正平衡 兼容中西方观点

《华邮》的报道以《联合早报》作为新加坡社会立场转向的事证。报道称,《早报》已从反映在中美之间小心翼翼维护中立的新加坡官方立场,转变为“日常性地呼应北京一些最刺耳的假话”,包括否认中国新疆存在人权受侵犯的事证,以及指香港和中国大陆出现的示威活动是由“外来势力”所策动。

报道还称,《早报》作为国际媒体,享有能触达中国大陆受众的罕有机会,因此已对中国市场的广告收入和读者群增长形成了依赖。报道还引述了10名不具名的离职与在职记者,指《早报》管理高层不愿意冒被中国政府封网的风险,把不被封网视为主要考虑。 

对于《华邮》上述报道的一系列论述,《早报》发出正式回应,指有关报道“以其既定的思维方式和自身议程,设定报道视角与方式,以此出发组织材料与论证,对《联合早报》做了大量偏颇性评论与不公正陈述,让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