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辉说,修订后的刑事案件相互协助法令将扩大犯罪工具的定义,允许当局没收犯罪分子计划用于犯罪的工具,不必等到这些工具用在犯罪行为当中才采取行动。

第14届中国—亚细安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星期二(10月29日)在乌节路新加坡瑞吉酒店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是“促进打击金融犯罪的合作”,出席者包括来自中国和10个亚细安成员国的约70多名代表。

延伸阅读

唐振辉也说,我国已将资产追回列为国家反洗钱框架中的重点,以最大限度追回涉案资产,向受害者提供赔偿。

与会各司法管辖区也交流了它们在打击金融犯罪方面的经验和成功策略,各代表团团长也签署联合声明,确认有必要继续交流最佳提控策略,以应对金融犯罪的挑战。

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也强调,各国在携手打击跨境犯罪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必须共同努力弥补监管和信息差距,以及通过法律互助的方式,为彼此提供支持。

金融犯罪与诈骗日益增加 其威胁不容忽视

刑事案件相互协助法令是我国和外国伙伴在刑事案件和资产追回事务上开展合作的依据,它允许新加坡向其他司法管辖区提供相互法律协助,包括共享与洗钱行为和其上游犯罪有关的调查和提控资料,执行外国没收令,以及搜查和扣押物品。有关修正法案刚于10月14日在国会提呈一读。

唐振辉强调,新加坡致力于在国内打击金融犯罪,因为金融犯罪威胁到本地金融生态系统,也打击我国作为全球金融、商业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参与金融诈骗的跨国犯罪组织也通常与人口贩卖和毒品走私等严重犯罪行为有关,必须加以遏制。

他说:“除了直接的经济影响,这些犯罪行为还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削弱公众对本地法律机构的信心。”

跨国金融犯罪越来越复杂,使得侦测和根除变得更为困难,加密货币和其他形式的财产,也给现有的监管框架和执法机构带来了挑战,这意味着针对洗钱的防范措施,必须不断更新和加强。

他也对金融犯罪日益增加表示担忧,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已将金融诈骗视为主要威胁。

他指出,我国政府今年修订刑事案件相互协助法令(Mutu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Act,简称MACMA)以及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并在6月发表首份《国家资产追回策略》,这些机制都在国际范围内帮助新加坡捉捕罪犯和追回资产。

以2022年至2023年间为例,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发布的红色通缉令和扩散通报中有85%与诈骗有关。我国警方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上半年的诈骗和网络犯罪案件数量相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18%,而诈骗造成的损失总额也增加了25%。

应勇:愿意与亚细安各国进一步深化司法合作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致辞时指出,这次的会议以加强打击金融犯罪合作为主题,反映了与会各方对金融犯罪,特别是跨国金融犯罪现实危害的共同认识,体现了对携手惩治金融犯罪、维护各国和地区金融安全的共同愿望。

国际刑警组织也估计,每年约有两到三万亿美元(约2.65到3.98万亿新元)的不法收入流入全球金融系统,而新加坡过去五年所查获与犯罪和洗钱活动相关的金额多达60亿新元。

他说:“中国检察机关愿意与东盟(亚细安)各国检察机关一道,进一步深化司法合作,共同探讨打击和防范金融犯罪的有效方案,携手提升地区金融犯罪的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