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烟族群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较高 或与烧香习惯有关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新成立的肺部健康学术研究中心(The Academic Respiratory Initiative for Pulmonary Health,简称TARIPH),旨在了解新加坡和亚洲的呼吸系统疾病,开发适合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和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方法,改善亚洲患者健康。
TARIPH联合学术领导人、陈笃生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阿比舍加纳德(John Arputhan Abisheganaden)副教授说:“患者是病情的专家,将他们的意见纳入研究有利于指引研究方向和设计,确保中心开展的研究以患者为中心,解决他们的问题,找到方法让他们应对慢性肺病,提升生活质量。”
延伸阅读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星期三(9月20日)为TARIPH主持开幕仪式。有意提出意见的肺病患者,可电邮tariph@ntu.edu.sg,与研究人员联系。
中心正进行的研究包括:比较新加坡与非亚洲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扩张患者,了解不同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以便更早诊断和提出针对性的治疗。中心也同新加坡环境生物工程中心合作,收集本地150名肺疾患者住家的空气样本,研究空气质量与治疗结果的关系。
他说:“与新加坡多元种族人口接触,研究人员能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如何影响不同亚洲族裔群体。 这种更广泛的视角,将为亚洲人和个别患者带来更个人化的治疗,改善患有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中心也成立本地首个呼吸医学研究病患小组,目前有九名肺病患者和一名看护人员正式加入。他们除了为研究提供数据,也会向研究人员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需求,并提出当前治疗的缺陷。他们也会从病患角度分析研究结果,与研究人员共同改善治疗方案。
有研究证据显示,由于气候、环境、遗传、新陈代谢和文化的差异,亚洲人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与西方人不同,传统治疗效果也较差。例如,本地热带气候导致室内外空气中的真菌含量较高,患肺病的亚洲人更容易出现特定的过敏反应。
收集住家空气样本 研究空气与治疗关联
中心也会成立病患小组,邀请患者和看护人员为病学研究提供意见。
TARIPH联合学术领导人、李光前医学院副教授乔狄默(Sanjay Chotirmall)也说,亚洲非吸烟族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烧香习惯有关。另外,亚洲人支气管扩张发病率是非亚洲人的四倍,西方常用的类固醇药物,对亚洲患者效果不同,出现耐药性的比率也不同,值得进一步研究。
亚洲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因与西方患者有所不同,传统治疗效果也较差。本地成立新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如何为亚洲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