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之后发电子版的租约给王先生签署,并要求支付两个月房租作为押金,也就是5000元。

王先生说,那两次都由中介安排的一个人接待,对方有公寓单位锁匙,还开门给他们入屋参观。

王先生把钱汇给对方后,在星期一(10月23日)签下租约,并定在12月15日入住。不过,王先生之后向对方询问印花税等问题时,对方却推托说临近入住时再处理,岂料两天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中介”。

看房子仅由“接待人”招待

两次上门到公寓看过房子,屋主和中介都不在,由“接待人”开门招待。

王先生解释,目前住的组屋单位租约至12月到期,因此和妻子在找新住处。

王先生指目前已经报案,并称5000元对夫妻俩来说是巨款,希望能拿回那笔钱。

“中介”接着发了公寓视频给王先生看,之后也安排他去看房子。

他指仅和中介通过一次电话,基本上都是通过短信沟通,他也曾跟对方索房屋经纪执照来核实。

夫妻上门找中介公司,公司职员称,公司确实有这个房屋经纪,但跟夫妻接洽的相信不是他。

夫妻租房前谨慎地核实房屋经纪执照,还两次上公寓看房,合同也签了,岂料对方收了5000元后闹失联,愤而报警。

眼看对方迟迟不回复,王先生星期五(27日)报警。新加坡警察部队发言人受询时证实接获通报。

他说,妻子是在脸书上看到有房屋经纪发贴文,指在大巴窑一带有三房式组屋要出租,于是通过WhatsApp联系了这名自称是房地产中介的男经纪。

苦主王先生(40来岁)联系《新明日报》,称10月在租新房子搬时碰到状况。

房仲公司职员:接洽的人不是他

言下之意,与王先生接洽的,可能是一名冒充经纪身份的人。

延伸阅读

“我们联系他时,他说那套房子已经出租了,然后介绍我们另一套位于纽顿的公寓,每个月租金2500元。”

王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坠入骗局,星期五直接上门到房屋经纪公司询问。

王先生说:“他们说,公司确实有这样的一个经纪,但否认跟我们看房子的是同一个人。”

王先生夫妻俩在上星期五(20日)和上星期天(22日)先后到公寓看房,但“中介”都没有随行。第一次看房时,“中介”说忙着服务别的顾客,不能一起前往;第二次则以家里有事,人在马来西亚新山为借口,无法陪同看房。

王先生称:“我们上网查看了他的执照,名字是在房地产代理理事会注册的。所以从没想到会出事。”

王先生说:“看了两次房子后,我们对新住处很满意,于是决定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