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光:政府应立法禁在住家阳台和窗户吸烟

她也说,父母住在后港一带组屋的二楼,经常吸入一楼吸烟路人的二手烟。“父亲呼吸不顺畅,得把窗口都关上,避免吸入太多二手烟,使呼吸问题恶化。政府在抗疫期间强制人们戴口罩,积极巡逻,对没戴口罩者发出罚单,当局也应以相同的态度,更积极杜绝二手烟。”

摄影记者日前到乌节路,发现吸烟者都在指定的吸烟区内吸烟,并未观察到有人违例。(卓祾祎摄)

政府自1970年起拟定禁烟区,禁烟范围逐步扩大,至今已有4万9000多个室内及户外场所划分为禁烟区。在禁烟区吸烟的违例者,可面对200元销案罚款,或被控上法庭,被判罚款最高1000元。

环境局说,当局对藐视法律的吸烟者持严厉的立场,稽查人员会积极检查和巡逻吸烟热点,包括公众举报的场所。

黄国光说,住家应是避风港,但一些人在住家吸入二手烟时却无从解决问题,最终无奈得搬家,早前他区内就有一名怀孕的居民面对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周都有居民反映二手烟的问题,一些居民没在家中安装冷气,关窗不是解决方案,二手烟也会影响睡眠。”

黄国光也是义顺集选区议员。他说,二手烟的问题难以解决,因为执法存在挑战,执法人员接获通报赶抵现场时,违例者往往已抽完烟离开,执法人员找不到证据。“政府应进一步收紧法律禁烟,包括立法阻止人们在住家阳台和窗户吸烟。”

去年的罚单中,41%是针对违例者在组屋禁烟区吸烟,占比相较前年的54%和2021年的61%都低。违例者一般在走廊和楼梯间等空间吸烟。

环境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当局去年发出约1万4600张罚单,与前年的约1万4300张相比,多300张,增加约2%;2021年则有约1万3700张。

“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烟时应负起社会责任,切勿在禁烟场所吸烟。家人、朋友和公众的友好且及时的提醒,也有助加强正确的社会行为和规范。”

公众林美英(49岁,行政经理)受访时反映,去年12月在百得利路(Battery Road)一带看见一群吸烟者在距离街头艺人约五米的垃圾桶抽烟。“吸烟者没犯法,但街头艺人和观众吸入二手烟,对健康有害,政府应考虑进一步扩大禁烟区,并对违例者加强取缔,提高公共健康水平。”

我国室内及户外 共逾4万9000禁烟场所

随着更多人回公司上班,过去三年,国家环境局针对在组屋禁烟区吸烟的违例者发出的罚单逐年减少;不过,整体的罚单数量却呈上升趋势,三年来发出约4万2600张罚单。

去年12月,林美英在百得利路一带看见一群吸烟者,在距离街头艺人约五米的垃圾桶抽烟。(受访者提供)

针对过去三年有更多人在禁烟区违例吸烟,政府国会永续发展与环境委员会主席黄国光受访时表示不意外。

政府最近一次扩大禁烟区是在2022年7月,新增区涵盖51个公园、33个活跃、优美、清洁——全民共享水源区(简称ABC Waters)和蓄水池公园,以及10个休闲沙滩,包括麦里芝蓄水池公园、芳林公园、福康宁公园、科尼岛沙滩,以及圣淘沙的西乐索海滩、巴拉湾海滩和丹戎海滩。

另有34%的罚单是针对违例者在购物中心吸烟,占比相较前年的22%和2021年的23%都高。其余则是在办公楼、交通设施及工业区等违例吸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