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其他新科技将给法律诉讼带来巨大变化,包括取代许多初级律师与法律助理的工作,同时催生新的法律问题,例如在涉及使用人工智能科技的案件中,应该如何定夺各方法律责任。
大法官指出,由于这些人工智能工具的表现能力强,若选择以科技工具来取代初级律师或法律助理,这么做的律所可以在短期内省下显著成本。在初级律师与法律助理人数料减少的同时,法律业估计需要更多“法律科技专员”,这类具备科技专能和接受过法律培训的人员料与律师紧密合作,研发和推出有助于诉讼工作的科技工具。
延伸阅读
人工智能也将改变诉讼工作形式
不过,大法官认为,人工智能工具料带来的最重要影响,应该是减少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人们可以在不必请律师的情况下,为自己处理法律与诉讼事项。新加坡法庭便在去年与Harvey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研究推出可让公众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进行小额索偿的科技平台。
他说,人工智能科技将在至少几个方面影响诉讼工作。除了催生新的法律问题,人工智能科技也将改变诉讼工作的形式。
大法官星期三(4月3日)在第10届诉讼研讨会上致辞时指出,诉讼工作正面临巨大和影响深远的变化,而人工智能与其他新科技便是这股变化的主要推手之一。
以“小股风暴”的操控股价案件为例,审讯长达169天,高庭法官最后所发表的书面判词也长达将近900页。同时,一些原本算是例常的诉讼也会变得更复杂,例如,近日有一起车祸索赔案,高庭法官得在考虑许多不同技术性证据如运动应用数据后,才能对具体赔偿责任做出定夺。
律师会越来越依赖和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做研究、草拟文件和其他法律工作,而无需初级律师或法律助理的协助。海内外一些大型律师事务所便已开始使用名为Harvey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来解答法律问题、整理资料、制定文件等。
大法官梅达顺举例说,假设一辆无人操作的自动化巴士出车祸,撞伤数名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控方能做刑事提控吗?谁才是应被提告上法庭的肇祸者?
除了谈及人工智能科技带来的改变,大法官也在演讲中指出,影响诉讼工作的另一主要趋势是,接下来将出现更多复杂、高难度与涉及大量证据的案件,包括商业纠纷与刑事案。
在大法官看来,有关人工智能科技的法律责任问题,料在日后成为法律诉讼的关键议题,律师们须协助法庭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做出公平和符合原则的定夺。
在大法官看来,信息爆炸与信息内容变得更技术性,是导致诉讼复杂化的原因。他认为,在这般日益复杂化的大环境中,法律界有必要重新思考与改造如何进行诉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