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静指出,借助新设备,农场的生产力大为提高,但继续保留员工数量。“我们把一些员工部署到需要更高技能的工作,去年底给全体员工加薪至少5%。”

“在保留和再培训员工的同时,我们能缓解许多行业在冠病疫情之后普遍面对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新设备启用至今超过七个月,优化生产流线,整体处理时间比传统方法少20%,也提升员工技能。

截至今年3月,包括周氏农业(Chew’s Agriculture)的150家公司获全国职工总会批准企业培训委员会补助基金(CTC Grant)申请。周氏农业是首个和唯一获得补助金的农场。

周氏农业占地20公顷,拥有31间密封式鸡舍,饲养150万只蛋鸡,2023年12月已达日产100万个蛋的目标,产量在本地三个鸡蛋生产商中居首。另两家是成春农场和安安农场。

更难得的是,这台耗资超过百万元的设备,当中的机械臂减免过去靠人工搬运每次重达20公斤的蛋盘的需要,大大加强职场安全。

“我们很感激职总的鼎力支持。这台靠补助金购置的新设备,显著提高员工的效率,也提升工人福利。”

同年9月,三名荷兰籍工程师前来安装和测试新设备,并教导农场员工操作法。

他说,农场打算持续采纳自动化科技进行分级和包装过程。“我们将探讨利用自动包装机,把鸡蛋包装到纸箱中,再用货盘装运纸箱。这将大幅度减少员工的繁重流程,让他们能更安全、更快速地工作。”

此外,设备的软件系统由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只要把表壳残留鸡粪或破损的照片输入,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为肮脏程度分级。破损的蛋就被淘汰,肮脏的自动挑出。”

展望未来,林玉静说,农场正努力成为东南亚第一家碳中和(carbon-neutral)鸡蛋生产商,“这符合我们以具有自然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新鲜且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的使命”。

2023年1月,周氏农业提交补助基金的申请,一个月后随即获批。

日产100万个蛋 去年12月达成目标

2022年,每天生产80万个蛋的周氏农业,为了支持“30·30”愿景,即到了2030年,提高自产农产品的数量,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制定“2023年日产100万个蛋”的目标。

向来重视采用农业科技提高生产力的周氏农业,去年从荷兰引进的自动化系统设备,获企业培训委员会补助基金高达70%的资助,鸡蛋分级和包装的效率提高多两倍。

面对人力和运营成本的增加,唯有提高生产力才能保持低成本,继续为新加坡人提供负担得起的鸡蛋。

延伸阅读

集合分拣、检测、杀菌、烘干、清洗和称重等功能的新设备,提升原有设备的效用,而且添加机械臂新部件,可同时分拣和包装更多鸡蛋,确保消费者获得最高品质的蛋。

Easylift机械臂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与职场安全

林玉静说,新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为他和员工提供更多便利,工作安排也更灵活。“我们在任何地方,即使是在国外,也可以看到每个流程状况。”

在协作平台的协助下,农场制定商业与科技运作蓝图,确定鸡蛋分级和处理过程有待改进。

周氏农业董事林玉静(33岁)日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分享获得补助金的过程和科技成效。

“有了Easylift机械臂,过程变得更容易,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工人受伤或拉伤的风险也降低许多。新设备也消除重复和繁琐的人工装卸和包装工作,职场安全随之提高。”

林玉静说,2022年,农场加入职总中小企业协作平台(NTUC U SME)后,得知CTC补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