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名南大学生在卫星研发的不同阶段,参与了这个难得的实践。机械工程系四年级学生何少瑞(28岁)受访时说,他庆幸在卫星研究中心实习期间有机会参与亿利项目,负责衔接电子装备。“整个过程很新鲜,而且富有挑战性,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我们得多次测试以确保无误。”
20多名南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参与
重量约180公斤的亿利模型已完成,正在接受泰国地理信息与空间技术发展局的测试。此模型已通过环境测试,包括振动力和在热真空环境操作的能力。这个卫星模型通过所有的工程鉴定后,团队就可开始建造真卫星,以备在明年中旬发射。
LightHaus Photonics为亿利打造出本地首款太空相机,画面像素更高,可捕捉小至0.5米长的物体。Aliena为卫星设计推进器,帮助卫星抵抗在超低轨道运行的大气阻力,避免它偏离轨道或返回大气层。
南大于2022年宣布同宇航初创公司Aliena、科技公司LightHaus Photonics、新科工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实验室合作,共同研发遥感微型卫星。
这个微型卫星名为“亿利”(ELITE),全名是Extremely Low Earth Imaging Technology Explorer,意即“超低地球轨道成像技术探索者”。它备有特制太空照相机,能捕捉更清晰的画面,未来可运用在气候观测和农业用途等方面。
尚达曼总统星期二(6月11日)走访南大卫星研究中心,了解这个卫星研发计划的进展。
由于卫星在超低轨道运行的阻力较大,目前已开展超低轨道运行卫星技术的国家为数不多,包括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南大因此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计划,为我国开拓创新的航天技术。
这个新型卫星与距离地面500公里至800公里的一般卫星不同,它将在离地约250公里的超低地球轨道(Very Low Earth Orbit)运行。
卫星预计可运行约一年半 具备可持续设计特点
南洋理工大学与本地企业等联合设计的微型卫星完成了模型制造,卫星预计通过测试后可在明年6月发射,用以研究微型卫星在超低轨道运行时所需的技术。
本地目前有超过60家太空科技公司,聘用超过2000名专才。至今,我国研发并发射的卫星约有30个。
延伸阅读
领导这个项目的南大卫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炜森受访时说,预计亿利可运行约一年半,在完成任务后会在几天内返回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后烧毁,不会制造太空碎片,具备可持续的设计特点。
由于卫星在超低轨道运行可受到原子氧(atomic oxygen)这种可腐蚀材料的气体所影响,南大团队研发出可保护卫星外部的纳米技术涂层。
针对这期间太阳活动活跃构成挑战,林炜森认为,这正好可让团队测试卫星在严峻环境操作的能力,证明它也可在太阳活动活跃的情况下运行。“我们也希望通过集合卫星捕捉的数据如气候观测,与科学家合作应对环境问题。”
这将是南大自2011年以来所建造并发射的第14个卫星,获得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属下航天科技与产业发展办事处(简称OSTIn)的支持与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