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声,穹天有目”纪念装置竣工后,80多件无人认领的墓碑等文物,将排列成一个椭圆形布局。设计这个装置的本地艺术家陈赛华灌,希望访客走入文物排阵之中,聆听四周声响和自己声音的回音,感受一种仿佛与“历史的回声”对话的氛围。(构想图/陈赛华灌提供)

约11年前,为了让路给罗尼大道,武吉布朗坟场4000多个坟墓陆续挖掘迁移,遗留下来未被认领的文物中,超过80件获保留,包括墓碑,以及石雕与瓷砖等坟墓装饰。

这个户外装置坐落在武吉布朗坟场靠近安德烈路的地段,夹在罗尼大道和坟地之间,自6月底开始打造,预计最迟8月竣工。到时,80多件文物排列成一个约14公尺长、11.5公尺宽的椭圆形布局。走入文物排列之中的访客,将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和四周声响的回音,感受仿佛与“历史的回声”对话的氛围。

她希望装置能营造一个让人静默冥想古今的空间。“我们让这些文物回到它们之前可能伫立上百年的地方,这也是罗尼大道建成后,最靠近文物原先所在地点的位置。这里一边是繁忙的道路,另一边有静谧的坟山和自然生态的声响。希望访客在此处能思考,成就今日新加坡背后的发展和变动。”

坟场有许多华社先贤的坟墓,毗邻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消息发布后,不少人忧心本地文化遗产和绿地生态会进一步流失。当局经过勘察,后于2013年宣布,新道路将包括一段汽车天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迁坟的数量也减至4000多个。掘墓工作同年12月启动。

穿越武吉布朗坟场的罗尼大道,2018年起分阶段开通,隔年4月全面通车。

这些文物如今被赋予新使命,重归武吉布朗坟场,一起形成一座纪念装置,供人回顾新加坡早期历史,思考我国在发展与保留之间的取舍。

两个民间团体2011年开始合作,致力保存和记录武吉布朗文化遗产。纪念装置是两团体携手推动的“武吉布朗之音”计划的其中一个项目。计划获得国家文物局等机构支持。

延伸阅读

2011年,陆路交通管理局宣布兴建这条新道路,以舒缓罗尼路和泛岛高速公路高峰时段的交通拥挤情况,原本计划挖掘5000个坟墓,占坟地坟墓总数的5%。

名为“大地回声,穹天有目”(Sounds of the Earth)的装置,是新加坡文化遗产协会(Singapore Heritage Society,简称SHS),以及民间组织“布朗汇”(All Things Bukit Brown,简称atBB,前称武吉布朗学会),委托本地艺术家陈赛华灌打造的艺术作品。

早在2013年,文化遗产协会和布朗汇已开始思考,该以什么方式纪念武吉布朗历史及文化遗产。艺术装置是其中一个构想。文物局与两团体合作举办三场工作坊,广泛咨询各方意见,包括祖辈仍葬在武吉布朗的后人、该区旧时马来甘榜前居民、文化遗产专家、教育工作者、休闲爱好者,以及自然协会成员等。

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彭丽珊博士说,各方也对使用墓碑等文物来打造纪念装置,提出各自的观点和顾虑。“大家考虑的重点是,这些文物无人认领,但对我国历史仍然很重要。它们对后代国人了解本地历史仍可发挥作用。与会者一致认为,应从这些文物中创造出一些东西。”

让访客在纪念装置中冥想古今

布朗汇义务导览员自2012年定期为公众举办武吉布朗坟场导览活动。接下来,他们有意举办更多中文导览。布朗汇志愿者林雪芬说,装置不远处仍埋葬好些华人先驱,包括陈金钟(陈笃生的长子)、章芳林和林忠邦。“导览员会以生动方式介绍这些人物的生平和他们所处的年代……装置会是导览最后一站,公众可以在这里回想先人的贡献,领略饮水思源的重要。”

当年,墓主后人或当局在挖掘坟墓时都会为已逝者安排祭拜仪式。两个团体早前就安排文物回归武吉布朗事宜,咨询了道教人士,并在装置施工前,请道长主持道教仪式,以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