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若以现有水平继续排放温室气体,全球气温约五年内会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23年内高2摄氏度。

我国早前也发布第三次全国气候变化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视碳排高低程度而定,本地每年平均可能有41天至351天的最高气温会突破35摄氏度,多数夜晚的气温都会高过26摄氏度。

今年4月的月均气温为29.4摄氏度,与2016年4月相同,是开年以来最热的月份。

但最近仍有令人鼓舞的消息。罗翔中说,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近期首次出现季度下降。这意味去年可能是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年,今年起按计划实现结构性碳排放减少。

但他坦言:“针对全面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尤其控制全球变暖在不超过1.5摄氏度的水平,保持乐观相当困难。一旦突破阈值,要迅速降温极具挑战。”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严鸿霖副教授说,今年7月的高温不是孤立事件,与许多机构数十年的环境模型预测吻合。

严鸿霖说,从欧洲2003年发生热浪,造成7万多人死亡,到2015年秋季,强厄尔尼诺和正印度洋偶极子导致赤道亚洲地区超额死亡达约1万1880人等,这些事件凸显积极采取可持续方案,缓解极端气候冲击的迫切性。

天气越来越热,本地上个月的月均气温达29.3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突破2015年7月的最高纪录,但这不是今年最热的月份。

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罗翔中原以为随着去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渐退后,2024年会较凉,没想到今年7月这么热。

今年首七个月里,本地已有上百个夜晚的气温超过26摄氏度,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2016年。

“全球升温1.5摄氏度不可避免,今年7月的气温已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8摄氏度。在这之前,更连续12个月的升温幅度达到或超过1.5摄氏度。” 

学者:7月高温不是孤立事件

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本月初发布每月报告也指出,今年有越来越大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首次出现季度下降

她说,气候变化的影响深远,例如美国犹他州大盐湖干涸后释放毒素和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问题。研究显示,大盐湖干涸的湖床在2020年释放410万吨温室气体,形成恶性循环。

延伸阅读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日前报告,上个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7月,也是全球气温连续14个月创新高;今年有77%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新加坡管理大学环境历史学者威廉森(Fiona Williamson)副教授说,从1960年代,甚至更早开始,全球温度不断上升,除非社会加大力度减少碳排放,全球暖化势必持续。

国家环境局属下的新加坡气象署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根据樟宜气候站统计,1984年至2023年,年均气温上升幅度为每10年增加0.24摄氏度。今年多数月份的月均气温都突破个别的长期平均值,上个月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

不只白天,夜晚也越来越热,1981年至2023年,每年的炎热夜晚数量,以每年多两个夜晚左右的幅度增加,每日最低气温都超过26摄氏度。

截至7月,今年已出现106个气温超过26摄氏度的炎热夜晚,上一次出现首七个月内有超过100个炎热夜晚是在2016年,当时经历过强劲的2015/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