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印度在过去70年推行种姓平权政策,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四级社会等级的划分依然根深蒂固。

一项新研究表明,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种姓歧视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率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延伸阅读

研究作者指出,较高种姓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热量摄入,且生活在疾病负担较轻的环境中,因此这一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研究将印度六个边缘化社会群体纳入分析,其中包括生活在偏远地区的部落(adivasis)和达利特(Dalits,曾称“不可接触者”或“贱民”),这些群体合计占印度五岁以下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结果显示,印度高种姓群体的儿童发育迟缓率仅为27%,显著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平均水平。此外,与处于种姓等级最低的边缘化群体相比,高种姓群体儿童发育迟缓的概率低约20%。即便在考虑出生顺序、卫生条件、母亲身高、兄弟姐妹数量、教育水平、贫血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后,这一差距仍然明显。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印度官方数据显示,超过35%的五岁以下儿童存在发育迟缓问题,另有三分之一儿童体重不足,全球五岁以下儿童的发育迟缓率平均为22%。

研究表明,儿童出生后的1000天(即两岁前)是发育的关键时期,80%的大脑发育将在这一阶段完成。在此期间,充足的医疗服务、营养支持和安全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儿童发育迟缓通常表现为身高低于同龄正常水平,且伴随严重的营养缺口。然而,阿育王大学社会人文学科教授德什潘德(Ashwini Deshpande)与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教授拉马钱德兰(Rajesh Ramachandran)在研究中指出,若单纯关注身高差距,便忽视了社会身份这一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注重种姓制度的印度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