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香港朋友说的:没有茶餐厅的香港,就像没有厨房的家。可见厨房对一般人还是很重要。
本来私人公寓就是比一般组屋多了“奢华”的康乐设施,如今连这种设施都缩水甚至被淘汰,叫付高房价买下公寓、无法享受到公寓设施的买家情何以堪呢?
未来几年的私宅价格走势看似较难放缓,毕竟地价都标得不便宜,发展商怎肯贱价卖出呢?其实,若高价买回来的公寓单位让一家大小住得舒服,室外也能享有完善无比的公寓设施,让生活素质有所提升,还算花得值得。然而,高价买入的公寓,房子面积却还不如同等组屋的面积宽敞,公寓设施更是零零落落,看不得也用不得,那就简直是悲剧一场了。
发展商在玩大量单位面积缩水的空间已受限,有些已在近年转而针对一些单位中利用率较低的空间,进行缩水或淘汰。例如,一般由单身人士或年轻夫妇(多数是租户)居住的单或双卧房的小型单位,因为较少在家用餐,因此一些公寓项目小型单位的厨房都变小,被简化成一个多功能厨桌,只供摆放微波炉或煮水器等电器,或索性连厨桌都免掉。这些除去的空间所腾出来的面积,可造就相对比较大的卧房或客厅。
近年来,很多发展商通过把户型面积缩小,小型单位的尺价被拉高,从而取得利润最大化。对于这些小型单位的泛滥,市区重建局已经在2012年推出限制单位缩小的条例。但为了更彻底地防止发展商继续建更多小型单位,避免对公寓附近的基础设施造成过多负荷,当局于去年更进一步宣布限制中央区外私宅项目的单位数量,新限制将在今年1月17日生效,以建筑总楼面除以85平方公尺来计算可建设的单位上限。2012年宣布的条例则是除以70平方公尺。
去年5月,我在本专栏也写过一篇《当高房价遇见共享经济》,文中就是探讨未来发展商为让买家负担得起房价,新建私宅单位的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例如把原有的饭厅或厨房空间腾出来,作为另一个小房间,把下厨和进餐的空间移到公寓俱乐部内,当作共用设施。
根据另一位读者的反馈,他说几年前订购公寓单位的时候,宣传册和广告词都猛打这个公寓项目提供多达50多项共用设施。可是搬进公寓后,才发现很多设施尽是滥竽充数的缩小版。例如,所谓的多用途活动厅却只是个麻将室般大小的空间,根本没多大用处,更没宣传册中“构想图”中所呈现的非凡气派。更离谱的是,标榜着有最多绿意盎然地段的公寓项目,竟然把公寓四处的步行道也列为多项“主题花园”。
在本地新建的一些公寓项目,已经开始把厨房变小,甚至“淘汰”了厨房。没有厨房的家,还称得上是“家”吗?
想不到最近就有读者告知,一些新建私宅项目的设计,较大单位的厨房变小了,小单位就索性不设厨房,不仅如此,厕所少了,洗衣区也消失了,过去买房附送冰箱、烘烤炉和洗衣机的优惠也没了。
新建公寓的共享设施是有了,但传统的共用设施是否改善了?有个读者就告知了让他尴尬的经历。去年底,他到朋友新买的公寓参加圣诞聚会,活动是在游泳池旁举行,当他抵达现场,简直让他看傻了眼。因为这个尺价曾一度被炒到近2000元的公寓项目,泳池形状窄小,长度竟然才30多米(一般大众公寓至少都有50米长泳池),而且池旁的设施空间狭窄又毫无设计感可言,让他大跌眼镜。
面对节节上升的地价、上升的建筑成本、房地产降温措施种种实况,市场上一些仍然活跃的发展商恐怕得面对获利遭受压缩的压力。有些为了保持一定的发展盈利,唯有各出奇招。
这种室内空间的调整策略可以涉及到洗衣机、烤炉、冰箱等所占据的空间,或其他利用率较低的空间,目的不外是让小型单位的利用率高空间显得更舒适些。所以,一些新建的私宅项目已不再附送这些过去家庭必备的基本家电。
“奢华”设施渐消失 私宅买家情何以堪?
有人认为,近年来网上平台或外卖手机应用的迅速发展,造成千禧世代习惯叫外卖,是公寓厨房逐渐消失的一个因素;也有人认为,房价只涨不跌,公寓单位的设计越来越倾向“牺牲”厨房的空间。到底谁才是真正“杀死”厨房的“凶手”?
新一代公寓进入“共享”时代
我比较在意公寓的厨房被淘汰,因为我相信厨房消失后会影响传统的家庭价值观,人类是以厨房为中心营造幸福感的,家人回家后可能各自在房间里休息、在客厅看电视、在洗手间沐浴,但只有厨房才能把家人聚在一起。
然而,在本地新建的一些公寓项目,已经开始把厨房变小,甚至“淘汰”了厨房。没有厨房的家,还称得上是“家”吗?
中央区外私宅项目单位 数量新限制1月17日生效
更让他吃惊的是,他和几个朋友在泳池戏水后,准备梳洗换衣时,却发现泳池旁竟然没有更衣室或洗澡间,他们必须湿漉漉一身狼狈爬上两层楼梯到附近的健身房借用洗手间。这名读者不禁感叹:新一代公寓的共用设施明显缩水,有些则悄然消失了。
除了将小型单位数量最大化,发展商也同时把可出售空间最大化,试图提高盈利。换句话说,发展商会把大部分土地利用在建造公寓单位,因为其余的共用设施所占的土地是不能出售的。因此,难免造成一些公寓项目的共用设施不齐全或不够完善。
曾几何时,本地一些比较早期的公寓里还提供网球场、羽球场、俱乐部会所(clubhouse)、奥林匹克规格的泳池等康乐设施,现在这些相对显得奢华的设施,都已渐渐在新一代的公寓项目中消失,一去不复返。
一直以为,一个家,如果没有厨房,没有那种烈火烹油的烟火味道,便不能称它为家。最近读了《厨房就是家的味道》这本书,看了内容,感受很深,同意作者所说的“但凡有家都离不开厨房”。每天回家、假日在家、家人聚会,一顿美食就是一个家。家的味道就是从厨房体现。
原来我们新一代公寓已经进入“共享”时代,居民没有自己的厨房、洗衣机、冰箱。下厨到楼下的的共用厨房,洗衣到楼下共用洗衣间。或许年轻单身居民会喜欢这种“共享”环境,有家庭的居民未必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