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5大标准

Jean Yip集团营运总裁叶佩芬也是常驻评审之一。她观察到,一开始时参加的邻里企业多是微型或小型的,本届有一些企业已相当规模,属于中型的,而且有好几家分店。

范文瑂博士说:“邻里企业之星奖的主要目的是给予企业鼓励,所以我们会根据它们的特长和强项颁奖。”

评审团由六位出色商界和专业人士组成,主席是全美世界集团总裁范文瑂博士。她参与了四届评审工作,见证这个奖项和本地邻里企业的蜕变和成长。

其中一家让他印象深刻的电器和配件零售商,不仅采用网络行销,也聘用自由工作制的电工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是线上线下全力配合的理想商业模式。

她也很高兴看到一些赢家继续回来参加。这些邻里企业在一个领域获得奖后,继续在其他领域求进步,因此也希望在其他领域获得肯定。他们也认为在参赛过程中学习到许多,而且有媒体曝光机会,提高知名度。

此外,邻里企业在视觉行销方面的意识也提高了。她说:“它们现在更注重店面装潢和布置,货品陈列有条理。另一方面,更多老板和员工积极接受培训,员工素质提高,客户体验就更好。”

另一名评审黄世运是Spaze Ventures的董事经理。公司投资超过10家起步企业,协助它们往海外发展和筹集下一轮资金。这是他首次担任评审,主要负责“最佳创意”和新增设的“最佳科技伙伴奖”。

陈顺亮是Ti Ventures的董事经理兼创办人,公司主要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和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咨询服务。他说:“一些邻里企业借助科技和灵活雇佣方式,推出革新或创意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产生兴趣和需求,以及减少交易成本。”

积极接受培训 企业规模提升

黄世运说:“邻里企业创新的勇气和精神让人感到佩服,也很难能可贵。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想办法让自己和同行看起不一样,以便能脱颖而出。有一个面摊就研发了数十种面类,以吸引顾客。”

全国商联总会与《联合晚报》联办的“新加坡邻里企业之星奖”迈入第四届,主题是“新起点、新跨越”。本届共有38家邻里企业脱颖而出,主要来自餐饮业,还有物流、贸易、珠宝和软件开发等领域。

“本届得奖者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更多第二代的参与。他们接手生意后希望做大,也更懂得善用科技。他们认为这个奖项能够学习到很多和提升品牌。”

新加坡报业控股(SPH)华文媒体商业内容企划高级主编兼高级业务统筹程美春也说,看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接棒家族事业之后积极注入新元素,以在这竞争剧烈的市场找寻突破,令人鼓舞。

“新加坡邻里企业之星奖”今年共有38家得奖邻里企业,喜见更多新生代参与,为邻里企业注入新元素。

另外,本届新推出的“与时俱进小贩之星奖”共有八家小贩受到肯定,为邻里企业之星奖增添“色香味”。

范文瑂博士也提道,邻里企业要寻求更多发展,五大标准做得更全面,尤其是创新和可复制性方面。

本届评审有五大标准:行销、客服、创新、视觉行销和可复制性。评审在根据五大标准在面试时向参加的邻里企业提问时,也会给予一些建设性意见。

虽然邻里业者面对许多挑战,特别是很难请人,但叶佩芬感受到参加企业的乐观和进取,选择以正面态度应对挑战。

他建议邻里企业多利用新科技和社交媒体提高知名度和吸引人潮。当然,最重要的是老板要改变思维,愿意作出尝试。

范文瑂博士说:“主办单位认为小贩行业是本地邻里企业重要一环,所以颁发这个奖项,肯定他们在保留小贩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李显龙总理最近也在国庆群众大会宣布,申请新加坡小贩文化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SIRS)主任王慧菁说,邻里企业的业务非常多样化,评审的一大挑战是不能以同一套标准来评估所有商家,即使是同一个奖项的参加者。她说:“我们会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和相关资料,从中作出判断。”

“新加坡人很多都在外用餐,这个行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小贩如果有‘复制’能力,可以通过连锁店等方式扩充业务,甚至往海外发展。”

利用有限资源 创新精神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