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说,过去生活的乡村俗称“柴桥头”,位于裕廊路15英里半的农村,介于目前的知新馆和建德路路口一带。徐帆1961年华侨中学高中毕业后就执起教鞭,第一所任教的学校,是位于裕廊路17英里外深山僻壤间的光华学校,此后一教42年,大多数时候都在乡村华文小学教书。

201802051_6_Small.jpg
郭永发以徒步健行带领参与者实地了解被遗忘的历史遗迹。

李国梁说,小时候在水仙门禧街一带出生、成长,一住19年,他的住家为三层楼店屋,楼上是住家,分割成多户人家,隔壁邻居住着一群妈姐。年少的时候,李国梁经常为妈姐读信、写信,中学时他更曾经对妈姐们许下承诺,有一天要为她们写本传记,留下历史记录。

自称“山顶人”的徐帆说,他希望把心目中的“山顶精神”发扬开去。在他看来,村民对待生活的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以及他们积极生活的精神面貌,始终让他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尽管岁月流逝,始终在他脑海中。他希望通过图文让没经历过往昔岁月的年轻人,能够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有多一点认识。

李国梁也参与预计今年3月开放的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及广惠肇留医院展览馆的策划与筹建工作,对于人文历史的研究工作,李国梁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乐此不疲。

10年前,特许船舶工程师出身的李国梁,毅然辞去国防部的高薪高职,转而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担任义务中文导览,并通过个人博客“从夜暮到黎明”(navalants.blogspot.com),与大家分享自己陆续挖掘的历史资料。此外,他也学以致用,受邀主持户外文史导览,如“新加坡文化之旅 ”系列。

201802051_2_Small.jpg
胡建弟的作品。

徐帆说:“历史不是只有大人物才有资格书写,任何平凡的小人物,只要曾经生活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现实社会的点点滴滴都有资格如实记录和反映,把这些记忆借文字和图画捕捉下来,一方面可以让同时代的朋友分享回味,另外一方面让年轻一代认识前辈人的生活和思想习俗、处事态度,由此分辨优劣,知所择取和学习,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基本意义。”

这些年的努力,李国梁积累出成果,出版多本与本地人文、历史有关的著作,包括《广东妈姐》《这里是新加坡》《奔向黎明》及《大眼鸡·越洋人》等。

性格开朗的胡建弟也喜欢“呼朋唤友”,他最近出版的《星洲拾遗》就与好友谭成发合作,两人一起挖掘记忆。在河水山长大的谭成发,在书中描述童年时代的“四角亭”,河水山的亚答屋小区、记忆中豆腐街(珍珠街上段)的人与事等。

几年前李国梁开始研究本地龙窑历史,特地造访中国佛山著名古龙窑,结合新中两地的龙窑研究得出结论:“一条龙窑养活一村人。”作曲家吴多才深受李国梁的“一条龙窑养活一村人”感染,为此谱成歌曲。纪录片导演叶文财也根据李国梁的研究,拍摄龙窑纪录片,让观众多了解龙窑历史。

201802051_1_Small.jpg
李国梁的《广东妈姐》与《大眼鸡·越洋人》。

了解不同时空的新加坡

本地一群有心人士致力于书写或健行,实地了解一些被遗忘,或已消失的历史遗迹。

201802051_9_Small.jpg
徐帆致力于书写及传扬“山顶精神”。(受访者提供)

胡建弟也说,回忆过去与记录历史,是“希望老一辈可以借此缅怀过去,年轻一辈可以从中了解,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新加坡人曾经是怎样生活的。”

201802051_3_Small.jpg
胡建弟(右)与好友谭成发合著《星洲拾遗》。

这些年来, 胡建弟先后出版《久别了的郡望》《秋水长铭》《星洲拾遗》等书,其中《星洲拾遗》与谭成发合著。胡建弟书写马西岭许多为人淡忘的“趣事”,例如过去无牌小贩每天和小贩稽查员,也即俗称的“地牛”玩“捉迷藏”,“走地牛”。福春村还有座供奉关帝,已有80多年历史的凤图庙。

郭永发是本地一群徒步者心目中难得一见的热心人士,他又对本地史地很有认识,又愿意耗时费力做很多功课,他组织的徒步健行别具人文意义,让大家了解多一点土地上的人与事。他在带队徒步之前,已收集妥资料,挂在网上供人参考,带队时兴致勃勃地边走边讲说沿途景物。这种一次行程约10公里的徒步健行,为参与者提供丰富资料,在走街穿巷之余,也追忆起许许多多快被遗忘的人物与史迹。

两代人寻找“山顶精神”

任职于陆路交通管理局的郭永发说,最初组织徒步健行是为了保健,纯粹和几个朋友一起步行,后来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除了步行还为了“探密”,于是称为“寻根探密逍遥游”。

近几年来,郭永发与李国梁成了志同道合,并肩同行的朋友。熟悉新加坡地貌与地理知识充实的郭永发,在策划行程之前,常会向对新加坡人文历史很有心得的李国梁了解多一点,两人都有个共识,希望根据自己所知抛砖引玉,与一起徒步健行的朋友分享新加坡过去的人与事,让大家懂多一点新加坡与新加坡人的来时路。

从194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徐帆的家人以农为业,种植的主要是韭菜,附近五六家也种植韭菜,裕廊柴桥头的韭菜芭因此曾是一道风景。因为生活经验的关系,徐帆笔下大多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柴桥头”的乡村面貌和村民生活,读者因此看到养猪、种韭菜、摸田螺、吃野果、看大戏、掘茅草根等远去的裕廊乡村生活,也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如何自制玩具等。

胡建弟则说,他从小在新加坡北部马西岭一座已消失的福春村长大,丰富的童年生活让他无法忘怀。胡建弟经常在作品中描绘1970年代的马西岭乡居生活,所写大多是福春村的故事。

他们致力于民间历史书写,李国梁、徐帆、胡建弟、谭成发、郭永发,他们或通过资料收集,或通过田野调查、个人与家族记忆,为新加坡过去半个世纪,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留下记录。

徐帆说:“本地青少年对新加坡早期的乡村生活所知有限,留下记忆除了让本地青少年对新加坡早期的乡村生活有所认识,也希望传扬过去农村社会朴素无华的风气,村民适应生活的能力,他们不停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我称为‘山顶精神’,我虽然离开‘山顶’已经近半个世纪,但对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常追忆,值得写出来留下记忆。”

李国梁的另两本著作《这里是新加坡 》与《大眼鸡·越洋人》,前者记录50年来发生在新加坡的大小事,包括民间生活、社会动态等。后者以报道文学形式书写民间历史,通过本地视角与民间记忆探讨“下南洋”这段历史。

《久别了的郡望》还告诉读者,目前组屋林立的马西岭住宅区,早年有座叫“福山园”的村子是陈嘉庚的橡胶园所在地。胡建弟描述他读过的乡村学校名为“公立南侨学校”,叫人联想起和陈嘉庚有关的“南侨日报”“南侨女子中学”等早年文教机构。

他们通过资料收集、田野调查、个人与家族记忆,为新加坡过去半个世纪,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留下记录。

如果说李国梁、徐帆、胡建弟、谭成发等人借助文字的力量,努力地为我们拼凑已然模糊,甚至失落的记忆,为岁月留下印记,那么郭永发则试图以徒步健行,实地了解本地一些被遗忘,甚或已消失的历史遗迹。

虽然来自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徐帆与胡建弟不约而同怀着记录往昔乡村生活的热忱。两人都以流畅、平易近人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本地乡村生活面貌,叫读者从过去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看到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新加坡走过的道路,人们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也看到这些年来,新加坡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01802051_4_Small.jpg
徐帆的《念亲念童年》。

77岁的教育工作者徐帆与47岁的胡建弟可以说是两代人,他们不但成长于不同年代,而且各自生活在岛国的不同角落。

李国梁说,他自中学时期开始,对文史与社会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多年前在到北海道旅行,正是隆冬时分,双脚踩在雪地里,膝盖以下都在雪中,当时他就想,自己对生活的热忱是否就像双脚,埋在雪地里?从那一刻开始,他决定找回自己年少时候的兴趣,放弃原有的工作,争取更多时间挖掘史料与从事社会人文研究。

郭永发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常有机会在全岛各处跑动,对这块土地有多一点了解,这些年来,他们陆陆续续走过的路线可以是乡郊野外,也可以是市区中心,例如有一回,他们从克兰芝地铁站出发,经过马场,来到克兰芝阵亡战士公坟、克兰芝蓄水池,一直走到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另一回他们从港湾地铁站经吉宝湾,到岌巴山、声音路,又到花柏山、拉丁马士公主墓、天猛公回教堂、东岳庙、锡克庙、泰国庙,一直走到中峇鲁熟食中心。又一次,他们从唐城坊经豆腐街、长泰街(福建街上段)、海山街“肃清中心纪念碑”、粤海清庙、林谋盛纪念塔、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一直走到甘榜格南皇宫。也曾从大巴窑地铁站经大巴窑西、佘有进墓、惹兰马士和(Jalan Mashhor)回教堂,再到咖啡山瞻仰先贤如王三龙、陈楚楠、陈武烈、林则杨、邱菽园等之墓。

埋在雪地里的双脚

201802051_Small.jpg
李国梁放弃特许船舶工程师专业,专心挖掘史料与社会人文研究。

以徒步寻找历史遗迹

徐帆说:“童年与少年时代住过的地方,闽南话称为‘山顶’,我因此把自己叫着‘山顶人’,当年村民在乡村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我看来就是‘山顶精神’。”

原名林天顺的徐帆,去年底出版图文书《念亲念童年》,同时以文字和图画记下一个甲子前的新加坡。此外,徐帆过去10几年来也相继出版《狮城村童故事》《狮城乡村生活》等,写下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乡村生活的记忆。

为了完成《广东妈姐》,李国梁特地走访广东顺德均安沙头村的鹤岭静安舍,那里曾经是妈姐回乡终老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