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喜欢雌雄同居,总是成双成对,因此被称为“夫妻鱼”,也是爱情的象征。金门有一句谚语:“抓孤鲎,衰到老。”告诫子孙,抓到单鲎必须放生,因为拆散姻缘会带来厄运。又如“好好鲎杀得屎流”,形容把好好的事情搞得不可收拾。
站在这个时代回头一想,似乎是古人的智慧在警惕着后人:宝贵资源,且用且珍惜。暴殄天物,肆意妄为,终将自食其果!
古人智慧警惕后人
鲎是肢口纲动物,肢口纲始于5亿年前,约2亿年前开始衰亡,至今仅鲎存活。目前已知最早的鲎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奥陶纪地层中,表明鲎近5亿年前已存在地球上。
近代随着环境变迁,人为捕食,鲎的数量大减,金门因为长期的战地政务下,海岸线布满地雷,少了人为破坏,成为鲎的理想产卵栖地。金门县水产试验所致力于鲎的研究与复育工作,每年在大海中投放幼苗,也在中心里设立展馆,主办各种相关活动,寓教于乐,提高人们对鲎的认识。
鲎历经数亿年来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鲎自身的顽强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因鲎肉口感较差,食用后容易过敏和中毒,较少被人们捕杀。
认识古老生物不只在科学方面,金门鲎生态文化馆的趣味性在于除了介绍生态,也纳入传统与文化层面,如中国古代对鲎的记载,鲎的生活谚语、爱情故事、民间歌谣等等,弥漫浓浓人文气息。
鲎曾是闽南沿海盛产的海洋资源,与金门先民生活息息相关。物资匮乏的年代,捕获的鲎毫不浪费,鲎肉吃掉后,把鲎壳的前半节做成“鲎杓”,用来添饭。中节鲎壳彩绘成“虎头牌”,挂在门楣上辟邪祈吉。
奥陶纪是什么概念?地质年代中,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当时原始鱼类刚刚问世,恐龙都还没有出现。一般人比较熟悉的侏罗纪属于中生代,已经是2亿多年后的事情。历经岁月轮转,地球生命生生灭灭,转换了多番面貌,鲎却一直繁衍到今天,还保留着原始的形态,因此有活化石之称。
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9年把鲎列为濒危物种,并于6月20日的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上,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国际鲎保育日”,推广保育概念。
没想到再次见面,已晋升博物馆藏级别。恕我有眼不识泰山,原本还看不上眼的“海鲜”,竟然贵为地球上最古老生物,也难怪要设立主题展馆,提高科普知识。
鲎是肢口纲(Merostomata,螯肢亚门的一纲)目前仅存的动物。肢口纲始于寒武纪,在志留纪(4.44-4.19亿年前)、泥盆纪(4.05-3.5亿年前)时趋于繁盛,约2亿4000万年前开始衰亡,至今仅鲎存活。目前已知最早的鲎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奥陶纪地层中,表明鲎近5亿年前已存在于地球。
从英文名称来看,马蹄蟹带有蟹字,但它其实不是螃蟹。鲎属于螯肢亚门(Chelicerata),是一种节肢动物,在演化史上与蜘蛛、蝎子是近亲,与螃蟹关系较远。
地球的演化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种鲎,目前仅剩四种:中国鲎、美洲鲎、圆尾鲎、南方鲎,分布于亚洲沿海和北美沿海。馆内看到鲎的不同种类与世界分布地点,并有实物展出,可以了解鲎的生活形态,以及鲎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一次看到这个字的时候,连读音都念不出来。
市场上的马蹄蟹
鲎的血液是蓝色的,也是地球上唯一拥有蓝血的生物。上世纪80年代起,科学家发现这种蓝色血液在医学研究中有独特作用,医药产业开始采集鲎血并用其提取物来研制试剂,食客也因猎奇心理而吃鲎的风气渐起,因为过度捕捞,数量逐年锐减,4亿年顽强不灭的古老生物,命运堪忧。
生命力顽强
在台湾,游金门时看到鲎生态文化馆,标榜为比恐龙还古老的活化石,完全无法想象,到底馆藏了什么生物。脑子里浮现起宇宙洪荒,恐龙四处走动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到今天?
鲎(hòu)?
鲎有极强的生命力,遇到环境恶劣时,产下的卵可停止孵化,包裹在坚硬的外壳下休眠,滞育期可长达25年,一直等到环境再度有水才重启孵化。鲎虫孵化后随着每次脱壳而成长,每次的脱壳成长,体积超越之前的一倍,长到成年经历十多次的脱壳,大约15年时间。一只鲎的平均寿命是20至25年,存活的秘诀之一,是体内可以贮存大量水分,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生命危险。
满怀着好奇与期待,抵达后一看,原来是horseshoe crab,俗称的马蹄蟹,顿时觉得像被泼了冷水。如此稀松平常,马来西亚与泰国沙滩上就曾多次见过,新加坡也有,只是较不常见。印象较深的是在泰国菜市场里,摆在众多水产当中显得相当怪异,周身是壳,看不到什么肉,感觉是不上档次的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