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父母当年跑路边摊是非法的,他们不仅要担心“地牛”(稽查员),还要害怕私会党找麻烦,平常还要跟其他小贩争桌椅。
他也提到,如今小贩中心的环境跟当初沿街当流动小贩的情形大不相同,食材制作过程也机械化,当一名小贩其实不再那么困难,更能在服务客人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和快乐。
当年非法跑路边摊,不仅要躲避“黑白两道”,还要跟同行争桌椅,炒菜头粿摊贩称父母原本盼他打退堂鼓,迁入小贩中心后倒让他希望儿女能够继承生意。
24岁长子学习烹饪,还当过9个月厨师,如今也到摊位当助理。
从小,黄雄游都是看着父亲黄建巢和母亲起早摸黑准备食材,早上在中峇鲁做生意,中午再到庙弯继续做生意,每天早出晚归,只睡三四个小时。
望儿继手艺
好在搬到小贩中心之后,他们做生意不必再看老天的脸色,更不必担忧黑白两道,他的思想也有所转变,如今希望儿女能够接手他在金文泰小贩中心经营近40年的摊位。
黄雄游说,父母当时都会刻意锻炼他,让他体验当小贩不容易,回想起来,他认为父母可能是希望他会打退堂鼓。“他们希望我能好好念书,找一份更好的白领工作,享受生活。我在父亲边上帮忙时,他都不允许我问问题,我只能靠眼睛偷师学艺。”
“我其实没有真正帮忙他们经营摊位,1980年我们搬到金文泰小贩中心,那时16岁的我才开始在摊位帮忙。”
说到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景象莫过于林立大街小巷的流动小贩。随着我国开始兴建小贩中心,这些街头小贩们不再流浪。跟随我们一同寻找他们的落脚处吧!
结果他一做就是将近40年,1986年全职在档口帮忙,2010年从父亲手中接管了生意。
黄雄游透露,希望未来几年就能将这门手艺传承给儿子。
如今53岁的他告诉《新明日报》记者,父母当时不仅要承受日晒雨淋,还要看老天的心情混口饭吃,更担心的就是“黑白两道”。
黄雄游坦言,换做是他,如果回到60年代的那种小贩环境,他也不希望儿女步上一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