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政坛的恶质化发展已日趋明显。议员和政治领袖可以为了个人和金钱利益,一而再、再而三地跳槽,或者不忠于所属政党的立场和选民的委托,以致于政党或联盟随时可能失势而无法长期执政。马来西亚宪法和法律无法阻止议员跳槽,或者利用跳槽作为谈判筹码,民主政治在马来西亚已失去意义和可操作性。

巫统部分议员和领袖是否真心支持安华也存在疑问。慕尤丁早前组阁时,没有委任涉腐巫统领袖出任部长,包括阿末扎希、前首相纳吉、联邦直辖区部前部长安南、沙巴州副首席部长邦莫达、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前副部长阿末马斯兰、朝圣基金局前主席阿都阿兹等。他们当时已感到不满,但一直隐忍不发。今年7月底,纳吉被判腐败案罪名成立和监禁12年,很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纳吉和控方都就此案提出上诉,预计明年2月开审;阿末扎希的案件则还在审讯当中。阿末扎希、纳吉等党领袖显然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再不行动的下场很可能是身陷囹圄。于是分别和慕尤丁及安华开出同样的条件,通过直接的摊牌以寻求脱身。

安华试图夺权,目前看来各方以拖待变。他原本要觐见最高元首寻求组阁权力,但元首以食物中毒和运动损伤须住院及疗养为由,拖了三个星期才于10月13日接见安华。然而,经过三周拖延,安华没有提呈支持他的议员名单,夺权行动显然已出现变数。

目前来看,元首在马来西亚君主立宪政体中将扮演越来越关键、近乎政治仲裁者的角色。元首对于慕尤丁和安华的夺权行动显然展现了不一样的态度,选民将能感受到这种态度差异,选票的走向也将受到影响,尤其是马来选民。尽管如此,元首对政治的影响毕竟受宪法所限,由于目前宪法和法律无法阻遏政治跳槽歪风,因此马来西亚将无法摆脱政权在利益交易中不断易手的恶性循环。

可以这么说,马来西亚2018年实现首次政党轮替以来,民主政治未能茁壮成熟,反而陷入僵局和宪政危机。它需要一场宪政改革,否则国家将陷入长期政局不稳,进而影响社会其他方方面面,包括眼前的抗疫和抢救经济的努力。

一般认为,从喜来登事件到慕尤丁宣誓就任首相,是这场危机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从慕尤丁组织国盟政府,至国盟政府在沙巴州选举中获胜;第三阶段以安华发动夺权行动为起点,目前还看不到危机的终点。

元首原本要召见各党领袖,以确定他们的政治意向,但又以雪兰莪州和吉隆坡实施有条件行动管制令为由,而在至少两个星期内不会见客。有条件行管令拖得越久,元首对政党领袖的召见就不会那么快进行,慕尤丁和掌权的政党领袖就有更多时间同反叛者讨价还价,安华夺权行动的成功概率也将随着时日的推移而降低。

安华一直没有公开支持他的议员名单,但声称获得120位议员支持。由于砂拉越执政联盟和伊斯兰党已公开表明不支持安华,因此安华肯定要得到部分巫统议员的支持,才有望推翻慕尤丁政府。事实上,巫统内部已出现至少三派声音,那些加入慕尤丁内阁的巫统领袖已重申对首相的支持,那些有腐败案在身的领袖则态度模棱两可,包括党主席阿末扎希表示无法阻止党员支持安华。另外,少数元老和少壮派则为巫统前景而努力,例如元老拉沙里日前呼吁国会议长让议员就针对首相的不信任动议展开辩论和表决。

马来西亚希盟和人民公正党领袖安华9月23日抛下震撼弹,声称已获得多数国会议员支持,可以组织政府,首相慕尤丁的政府则已经倒台。然而,事发至今已将近一个月,安华面对国家王宫的拖字诀,出任首相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对慕尤丁相位的威胁正在消退。然而,巫统却在此时发难,要慕尤丁改组内阁,否则中止对他的支持,国盟政府似乎又面临倒台危机。马来西亚这场始于今年2月“喜来登事件”的政治危机并未解除,而且事实上已升级为宪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