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是一部认真制作的思考性电影,电影透过亚瑟的口,向观众提出几个令人沉思的课题,让人检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到底藏了多少个小丑。
《小丑》呈现了亚瑟患上各种精神疾病的背后因素,却没有得到任何适当和专业的帮助,无奈走向与高谭市市民对抗之路。
小丑原是那些通过滑稽表演带给人欢乐的角色,电影中展现的是一个人很苦的心灵世界。亚瑟内心的黑暗让人难以消化,他在小剧场和小孩派对上扮演小丑娱人,但孤独无助,生活陷入困境,有妄想症、抑郁症及控制不住的大笑症。情节太惨,也是有些人无法看完就走出电影院的原因。
《小丑》的剧本由菲利普斯与斯科特·席佛(Scott Silver)共同编写。菲利普斯一开始就不想把它拍成漫画故事般的电影,而是要描绘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怎样从内心崩溃走向犯罪道路。主角亚瑟·佛萊克(Arthur Fleck)患有心理疾病,被社会所抛弃,电影完整地描述他的生活遭遇。这样的角色引起共鸣,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共同处境。疯狂的社会不断扭曲亚瑟的性格,他最后在罪恶城市高谭市大开杀戒。
亚瑟经历生活上各种打击,形成一个人内心的精神病态,也折射出当今社会冷酷无情的现实。这样的电影是研究心理学、辅导及精神疾病最好的题材;但电影的另一个作用,是许多人发现自己心中也有小丑,有些还不只一个。
(作者是本报高级评论员 pohlhg@sph.com.sg)
冯力士受访时曾说:“我不以为这是电影制作人的责任,教导观众道德或指出对和错之间的不同。”但《小丑》上映后,人们开始关注周围精神疾病患者。根据心理卫生学院去年公布、从2015年到2018年进行的全国性调查,发现本地每七人中有一人曾经患精神疾病,最常见的三种精神疾病是重性抑郁症、酒精滥用和強迫症。但调查仅是告诉我们这个现象比六年前来得普遍,却没有探讨部分国人患精神疾病的深层原因。
随着《小丑》在世界各地轰动,网站上出现几篇关于这种称为假性延髓效应(pseudobulbar affect,简写PBA)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这种笑不是开怀,而是抑郁的狂笑;《小丑》阴暗的人生就从这里展开。
拨云见星
就在《小丑》上映后,全球几个大城市街头的抗议人群中,也出现了装扮成小丑,或戴上小丑面具的示威者。小丑的现身示威现场,被社会学家视为是社会底层向当权者发出“我们不满意”的警告。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示威者高举写着“我们都是小丑”的纸牌;在香港,马上有人扮成小丑抗议蒙面法。
《小丑》所带来的这种效应,才刚刚开始发酵,等着看吧。
这样的电影是研究心理学、辅导及精神疾病最好的题材;但电影的另一个作用,是许多人发现自己心中也有小丑,有些还不只一个。
具有警世作用的好莱坞电影《小丑》(Joker)上映后,创下10月份美国票房纪录,在世界各地也大收旺场。小丑是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的配角,之前已有杰克·尼克遜(Jack Nichoson)和希斯·莱杰(Heath Ledger)等人演过。这部独立于蝙蝠侠的小丑前传,由华坚·冯力士(Joaquin Phoenix)主演。
Joker是一个带有嘲笑意味的贬义词,我们有时说You are a joker,意思可以是“你是个开心果”,也可以是“你是个笑话”。《小丑》上映后,这个字有了深度的意义,带出很多可以延伸探讨的课题。今天不少人戴着面具做人,当中有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那些内心世界藏有小丑的人,可能就此因这部电影而被释放出来。
当更多人宣示“我们也是小丑”,以示威途径挑战权威无望时,他们认为至少手中还有一票可能可以改变局面。当他们没有戴着或不能戴着小丑面具去投票,内心在想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说服冯力士演小丑,亲自到他家试镜;而冯力士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还特地减胖23公斤。